小張是北京市XX中學的初三學生,平常酷愛打籃球。兩個月前打球后出現腰疼,剛開始沒太在意,可后來每次運動后疼痛都會加重,并且休息時也疼,因此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北京協和醫院骨科門診看病。經過檢查,我們發現引起小張腰痛的原因是“椎弓峽部裂”,隨后我們為他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計劃。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翁習生
“椎弓峽部裂”這種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沒有及早確診和加強防護,很可能由于治療不當或運動過度而造成腰椎滑脫,甚至導致癱瘓。小張腰痛的病因在短時間內得以明確,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方案,從而避免了病情在短時間內惡化的可能性。從這一點上來說,他是幸運的。然而,有相當多腰痛的青少年患者并沒有小張這么幸運,由于一些比較隱蔽的病因一直以來被家長甚至醫生忽視,有的孩子病情已拖得很重才來就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孩子痛苦,家長痛心,醫生惋惜。
現在的家庭普遍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呵護備至,但由于多數人對青少年腰痛的重視程度很低,這些年來我在門診接診了相當多由于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的青少年患者,他們的家長都為自己沒有早點帶孩子來就診感到十分后悔。因此,我認為很有必要寫下本文,讓所有人重視青少年腰痛背后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病因。
生活中,一提到腰痛,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中老年人當中常見的現象,而往往忽略了青少年的腰痛。根據我多年的臨床觀察,造成這一現象大致有如下一些原因:
首先,無論是醫生還是家長,似乎有一個共識: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不會有腰椎間盤突出等由于機體衰老而引起的退行性疾病,也很少得尿路結石、腎病等可引發腰痛的疾病,所以就算出現腰痛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休息幾天就好了,因此放松了警惕。其次,青少年日常體育活動較多,出現腰痛時,家長甚至醫生都容易簡單地考慮為腰背部肌肉拉傷。再次,由于青少年腰痛的某些病因其早期癥狀和化驗指標不明顯,被誤診為了“非特異性下腰痛”。另外,還有一些家長喜歡簡單地用“生長痛”來解釋孩子的腰痛。不得不提的是,還有一些家長害怕照X光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就算到醫院檢查,也對醫生開的X光片“諱疾忌醫”。
可見,有如此多的因素使我們容易對青少年腰痛“熟視無睹”。然而,有幾個潛在的“殺手”恰好隱藏在這些容易“掩人耳目”的因素背后。如果不及早把他們“糾察”出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必會“作亂”,嚴重影響青少年的一生。
那么,到底有哪幾個潛伏在青少年腰痛背后的“殺手”呢?
首先,醫生面對腰痛的青少年患者,千萬不可忽略:是不是“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的?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病因還不完全清楚,好發于14-30歲的青壯年,甚至在十二三歲的小孩也可見到,其中男性占90%。“強直性脊柱炎”,顧名思義,患者的脊柱會逐漸變得僵硬、筆直、幾乎不能彎曲,非常痛苦。2012年“哈醫大殺醫案”中的被告李夢南,正是得了這種病。該疾病早期可僅表現為腰痛――這種腰痛的特點有些奇怪,患者晨起時或休息后腰痛反而加重,活動后卻減輕。隨著時間的推移,脊柱會從下到上慢慢融合、變硬,髖關節也可能波及,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到了晚期,患者會嚴重駝背,行走不便,如果有人在背后呼叫,也無法轉頭,只能將整個身子慢慢轉過去。由此看來,一個小小的腰痛,就可能造成這么可怕的后果。
在門診,為了鑒別“強直性脊柱炎”,醫生會查血、開X光片。如果化驗報告中HLA-B27陽性、X光片上骶髂關節密度增高、間隙變窄或融合(圖1、圖2),則高度懷疑“強直性脊柱炎”。如果X光片上出現脊柱“竹節樣”改變(圖3,圖4),則說明疾病已進展到了晚期。
“強直性脊柱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無法從病因上根除。傳統療法主要是運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來緩解癥狀,但不能延緩病情的進展。近年來,國內引進了一種新藥,即生物制劑,“恩利”是其代表性藥物之一,不但可以緩解疼痛,更可有效地延緩病情進展,臨床應用效果十分明顯。
青少年腰痛,如果排除了“強直性脊柱炎”,還要考慮是不是“椎弓峽部裂”引起的,因為這也是很容易被忽視的。
“椎弓峽部裂”,通俗地講就是椎弓斷裂了(圖5,圖6)。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重復性損傷或長期受力不均造成的疲勞性骨折。現如今青少年的課業重、書包重、姿勢不正確,都是誘發因素。也有學者認為,“椎弓峽部裂”有明顯的家族史和遺傳性,是椎弓峽部發育不良造成的。
“椎弓峽部裂”患者的腰痛是持續性的,彎腰時會加重,但也有一些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在進行腰椎X光檢查時才偶然發現。
在腰椎斜位X光片上,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椎弓的影像想象成一只特殊的“小狗”,而這只小狗對診斷“椎弓峽部裂”很有幫助(圖7)。正常的椎弓峽部顯示清晰的“狗脖子”影像,當“狗脖子”上出現一條透亮影時,仿佛“狗脖子”上戴了一條“項鏈”(圖8),說明椎弓峽部有骨折,即“椎弓峽部裂”。
如前文所述,“椎弓峽部裂”本身并不足懼,但如果應對不當,會漸漸發展成椎體滑脫,從而壓迫脊髓、甚至癱瘓,后果嚴重。青少年的“椎弓峽部裂”如果沒有癥狀,一般無需治療,僅需隨訪觀察。對于有癥狀的患者,首先給予減輕疼痛的常規治療、限制活動、休息、佩戴支具、理療等,一段時間后進行適當的鍛煉,如游泳、慢跑、“小燕飛”(圖9)等,以此加強腰背部肌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避免彎腰提重物、投擲實心球等,這些運動很可能造成椎體滑脫,從而加重病情。
除了“強直性脊柱炎”和“椎弓峽部裂”以外,“腰椎結核”也時常是青少年腰痛背后的罪魁禍首。
大多數人對結核病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肺結核”。其實,結核桿菌一旦侵入人體,便有可能侵犯身體的任何部位,“腰椎結核”便是其中之一。我國是結核病大國,有著數量龐大的感染結核的人群,每年因結核死亡的人數超過其它傳染病死亡人數總和。在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尤其是兒童又對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弱,一旦發生感染,機體的免疫系統有時不能將結核桿菌局限在肺部,細菌隨著血流侵入胸腰椎,破壞骨質,引起疼痛。
“腰椎結核”是人體肺外結合中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并不典型,很多時候也并沒有低熱、盜汗、午后潮熱等結核病的典型癥狀,診斷較為困難。它的首發癥狀往往是腰部疼痛,休息后減輕,勞累后加重。對于病程長的患者,夜間也會疼痛;如果要拾起掉在地上的東西,往往不愿意彎腰去撿,而是直著腰、蹲下身去撿。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如果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強陽性,則高度懷疑結核。如果核磁共振片上出現了椎體破壞或椎旁膿腫,則說明疾病已進展到了中后期。腰椎結核確診后,要立即進行抗結核治療,療程往往持續半年到一年。如果病情較重,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徹底清除病灶。
通過前文所述,由于“強直性脊柱炎”、“椎弓峽部裂”、“腰椎結核”等潛在因素的存在,青少年腰痛時,家長和醫生千萬要引起重視。為了防治青少年腰痛,我們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和老師要督促青少年養成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特別是正確的學習姿勢,并且合理地加強鍛煉和營養;
第二,如果常常出現腰痛,要及時就診,及早明確診斷;
第三,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治療和康復,而不要在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盲目推拿按摩、打封閉等,否則會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和加重病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