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骨科一個常見疾病,從西醫診斷的角度來看,多種原因可以造成腰痛。有脊柱源性腰痛,如脊椎退變、椎間盤突出癥等;有腰部肌肉等軟組織源性腰痛,如腰肌勞損等;有內臟源性腰痛,如腎結石等;有炎癥性腰痛,如強直性脊柱炎等;有精神神經源性腰痛,如軀體化障礙等。過去有“病人腰痛,大夫頭痛”之說,說明腰痛疾病的復雜性。有些需要輔助X光、CT、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才能明確診斷,即使這樣,也并非所有的腰痛都能診斷清楚。
而中醫看病講究“辯證施治”,證是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反映這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然后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本質,也就是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比如腰痛,它的證型可以歸納為:腎虛、血瘀、寒濕等等,根據不同的證型可以采取補腎壯腰、活血通絡、散寒除濕等治療方法。也就是說,腎虛只是腰痛疾病的其中一個中醫證型。
中醫說的“腎”并不是人體的單一內臟,而是一個系統,它涵蓋了人體生殖、泌尿、神經、骨骼等多個組織器官,起著調節人體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元氣”“原動力”的作用,是先天之本。直白地說,中醫的腎其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個功能單位,并不是西醫所對應的那個叫“腎”的臟器。
腎虛只是腰痛疾病的其中一個中醫證型,并非所有的腰痛都是腎虛。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