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加上妊娠糖尿病篩查工作的深入人心,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越來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早的診斷以及處理措施,會對胎兒和孕婦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患者要多了解一些疾病的護理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澄清錯誤觀念,促進康復。
1、加強糖尿病教育
從正規渠道獲取更多妊娠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孩子可能出現疾病的幾率是多少。因為此時患者最關心的是疾病對孩子的影響,如果糖尿病知識普及了,患者了解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知道自己應該注意什么,就會從焦慮中解脫出來。
2、心理護理
由于飲食控制、胰島素(胰島素【譯】: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藥物的應用擔心影響胎兒正常發育或使胎兒致畸,患者均出現焦慮和緊張,妊娠期反復進行血尿監測以及必要的入院檢查和治療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因而妊娠糖尿病一經確診就要對孕婦和家屬進行衛生宣教,既要使患者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提高對此病的重視,又要認識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將預防母嬰并發癥的發生;與家屬共同合作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澄清錯誤觀念,鼓勵其正確對待疾病。
3、轉移法來調整情緒
妊娠糖尿病確實可能影響孩子,但是否出現重大疾病不是孕婦個人可以掌控的。孕婦不要在這方面較真兒,應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務上,注意多活動、多鍛煉。
4、控制飲食
理想的飲食應該是既能提供維持妊娠的熱量和營養,又不引起餐后血糖過高。目前采用按孕前標準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的總熱量,如孕婦為低體重,總熱量為每日167千焦/公斤體重,如孕婦為正常體重,總熱量為每日126千焦/公斤體重,如孕婦為高體重,總熱量為每日100千焦/公斤體重,孕中、晚期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
5、產后也應注意情緒控制
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要多活動,及時投入到自己照顧孩子的活動中。孩子和母體分開后,需要培養教育,家務事也增加了很多,如果所有的家務事都讓別人來干,自己大松心、“大撒把”,反而容易變得過于關心自己,造成抑郁、焦慮。
溫馨提示:絕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產后糖代謝異常能夠恢復,但有40%~50%產婦在產后5~10年發展為2型糖尿病。產后5年內是發展為糖尿病的高峰期,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存在的糖代謝異常者,因此產后進行血糖檢查非常重要。有高危因素者每年檢查一次。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