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多由于長期坐姿不良和不恰當運動及勞動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痛麻有80%以上的病人經采用臥床休息及適當鍛煉等非手術療法治療后即可痊愈,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鍛煉就顯的尤為重要。肥城市中醫醫院針灸科沙玉奇
1絕對臥床
早期急性期包括大、小便都不要下床,這樣可以解除體重、肌力和外來負荷對椎間盤的壓力,是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治療方法。需臥硬板床,可同時配合腰部牽引、熱敷、理 療、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急性病人一般于臥床三周后可 明顯好轉。此時即應逐漸開始腰背肌鍛煉,并可在腰圍(彈性硬)保護下起床活動。但仍需繼續于床上加強腰背肌鍛煉,逐漸取消腰圍。不可長期使用腰圍而不加強背肌鍛煉,否則將使腰背肌肉萎縮,以后將更無法脫離腰圍。
2相關治療
2.1骨盆牽引能進一步減輕椎間盤內的壓力,療效較好,特別是對于早期病人。
2.2推拿按摩:手法應輕柔,不宜用暴力。
2.3藥物:使用脫水藥、激素類藥主要是使受壓的神經根水腫消退,減輕炎癥反應。也可使用一些對癥的止痛藥物。
3康復鍛煉方法
開始的功能鍛煉程序
3.1第一階段(共3―5天)
①仰臥位直腿抬高運動及下肢屈伸運動:防止神經根
粘連,初次由抬高30度開始,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逐漸增加,循序漸進至10次/組,2―3組/天。見圖1。
②踝關節背伸背屈運動:每個動作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至10秒,重復20
次/組,3―4組/天。見圖2。
3.2第二階段:(主要做腰背肌鍛煉)
①5點支撐法(5―7 天):平臥于硬板床上,用頭、雙腳、 雙肘5點支撐,將臀部抬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至10 秒,重復 20次/組,2―3組/天。見圖3。
②3點支撐法(7-9天):平臥于硬板床上,用頭、雙腳3
點支撐,將臀部撐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至10 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見圖4。
③4點支撐法:即拱橋支撐法(9―10 天)。平臥于硬板
床上,用雙手、雙腳將身體全部撐起,呈拱橋狀。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至10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見圖5。
④飛燕點水法(10―15 天):病人俯臥位,兩上肢置軀干兩側,開始時兩上肢后伸、頭頸后伸、胸部離開床面,學會上述動作后指導雙腿伸直、并攏、向后方抬起。最后將上肢、頭頸和下肢動作協調起來,僅腹部著地。次數由少至多、采 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保持時間以能夠耐受后開始至10 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 (注意:嚴重腰椎骨折屬于不穩定型骨折,應適當進行腰背肌鍛煉,使骨折獲得一定程度的復位,最后用腰圍等支具下床活動)。見圖6。
3.3第三階段。(30 天開始)
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腰圍,避免活動時造成脊柱扭曲。選擇腰圍與患者的體型相應,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過緊。在佩帶腰圍情況下練習下床活動,站立練習法,即站立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縮。行走時姿勢正確,抬頭挺胸收腹,坐位時必須端正,不要彎腰。
4出院衛生健康教育
4.1 出院后繼續院內所學的鍛煉內容,選擇性實施,次數時間取決于具體情況,運動量循序漸進,運動中有一定間歇,避免腰部過度勞累。
4.2不要連續使用腰圍3個月以上,以免造成肌肉廢用性萎縮。
4.3三到六個月以內避免劇烈活動及提重物,盡可能避免久坐、跑、跳、避免睡軟床,從地上搬起重物時應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勢提取,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睡硬板床,腰背肌鍛煉半年以上,增強腰部肌肉及脊柱穩定性,以減少慢性腰痛的發作,防止腰部損傷及腰椎間盤突出的復發。
4.4加強營養,保持良好心境。
4.5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4.6單純腰椎壓縮性骨折,傷后8~12周下床活動,不要彎腰,3個月后練習彎腰,4―6個月后適當參加勞動。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