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 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患者人數已達4000萬左右,占世界糖尿病人群總數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與之相對應的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也在快速增加,據2007年全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情況調查顯示,我國妊娠期糖代謝異常的平均發病率為6.6%,這是一個龐大的人群,假如被診斷出患了妊娠期糖尿病,你如何面對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王蘊慧
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有二種類型,一種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即妊娠前就已經是糖尿病患者,現在又合并了妊娠,再一種叫做妊娠期糖尿病,即妊娠后才出現的糖尿病。一般前者病情重于后者,而后者的發病率是前者的8倍以上。妊娠期間的糖尿病對母嬰有哪些危害呢?對孕婦,可引起自然流產,妊娠期高血壓,子癇,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羊水過多,巨大兒,難產,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對胎兒:可引起胎兒畸形、早產、胎肺發育延遲、胎兒生長受限等。對新生兒:可引起低血糖、呼吸窘迫、紅細胞增多癥、黃疸等。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預防這些妊娠期并發癥,避免這些危害的發生呢?已經患有糖尿病者,應該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眼底,腎功能,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確定糖尿病的分級,決定是否可以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紅蛋白≥8,或已并發嚴重心血管病變、腎功能減退及眼底有增生性視網膜病變者應避孕,若已妊娠,應盡早終止。糖尿病腎病者,如果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于1g,腎功能正常者;或者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已接受治療者,可以妊娠。準備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應將血糖調整到正?;蚪咏:笤偃焉?,妊娠后嚴密檢測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往往無自覺不適,但如未得到及時診斷,不注意控制血糖也容易出現一些孕期并發癥,而且胎兒在高血糖的環境中生長發育,將來患糖尿病的機會也會增加,所以孕期要及早進行血糖篩查,如發現異常,及早治療。我們建議所有的孕婦在懷孕20-24周進行糖篩查,以便及時發現妊娠期糖尿病。常用的方法有:50g糖篩查試驗:將50g葡萄糖粉溶在200ml水中,5分鐘內喝完,一小時后準時抽血測定血糖值。當糖篩查試驗血糖大于7.8mmol/L時,需要做OGTT糖耐量試驗,即早晨測空腹血糖后,口服含純葡萄糖75g的糖水,然后1小時,2小時,3小時各測一次血糖值,4次血糖值中有一次超出正常標準為糖耐量異常,兩次或兩次以上異常為妊娠期糖尿病。有一類人群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如:年齡>30歲,肥胖,不孕,多巢卵巢綜合征,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空腹尿糖陽性,巨大兒分娩史,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史,死胎死產及新生兒死亡史,胎兒畸形史,本次妊娠胎兒過大或羊水過多等。這類人群應在妊娠早期即一旦確診懷孕就要進行血糖檢查,必要時加做各小時的胰島素水平,評估胰島功能。
一旦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首要的治療方式是進行飲食控制,妊娠期間的飲食控制標準,應既能滿足孕婦及胎兒能量的需要,又能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以不超過12~13公斤為宜,如果原來比較肥胖就應再低于這一數字。應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而且不發生饑餓性酮癥。孕期每日總熱量:1800-2200千卡,實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飲食控制后出現尿酮體陽性,應重新調整飲食,防止發生饑餓性酮癥。除了飲食控制外,還可進行運動治療,運動量要適當。最好的方法是散步,每次30分鐘左右,每天2次,也可做一些適合孕婦的體操。
對糖尿病孕婦血糖監測非常重要,診斷初期,應控制飲食1~2后周復查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必要時進行血糖輪廓試驗,即三餐前半小時、三餐后2小時及睡前檢查血糖。妊娠期血糖控制標準:空腹:3.3-5.6mmol/L;餐后2小時及睡前:4.4-6.7mmol/。單純飲食控制血糖不能達標者,應加用胰島素治療。因胰島素需注射用藥,且每個人的需要量有很大差異,應用不當可造成低血糖,所以必須住院治療。胰島素的用量需根據血糖進行調整,血糖調整平穩后可出院在門診定期產檢并監測血糖。
懷孕期間,隨著孕周的增加,抵抗胰島素的物質逐漸增多,血糖水平和胰島功能也會發生變化,有些孕婦妊娠早期及中期血糖正常,但妊娠晚期卻升高,所以對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或孕期發現羊水過多、胎兒過大者即便早孕期檢查血糖正常也應該在孕中期或孕晚期再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采取恰當處理,確保母親及胎兒的安全。
孕期應加強對母兒的監護,妊娠20-22周常規B超檢查,排除胎兒畸形。妊娠28周后應每4-6周復查一次B超,監測胎兒發育,羊水量以及胎兒臍帶血流等。孕36周后每周一次胎兒心電監護。分娩時機及分娩方式應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具體分析確定。一般來講,妊娠結局與糖尿病病情輕重及血糖升高的程度密切相關,妊娠期輕度的糖代謝障礙,經過孕期的密切監護及積極治療,可以獲得與普通孕婦相同的良好的妊娠結局。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