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崎病需要住院治療多久?恢復到什么情況就可以出院了?
一般川崎病病人住院10到14天,體溫下降到正常,癥狀消失,復查各項指標如血常規、CRP及肝功能等基本正常,就可以出院。合并冠脈瘤者,需要調整好抗栓藥物的用量后出院。
2.出院之后還需要繼續服藥嗎?服藥原則是什么?到什么標準才能停藥?山東省立醫院小兒心臟科韓波
若無冠脈損害,出院后需要一直口服阿司匹林(ASP),一般3個月停藥。有冠脈損害者,ASP一直服到冠脈恢復正常。冠脈損害導致冠脈瘤者,需加用抗栓藥物和防止心肌重構的藥物。
3.隨訪復查的原則是什么(是否根據對冠脈損傷程度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隨訪方案)?復查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川崎病需要長期隨訪,主要是看冠脈有無受累。一般出院后1、2、3、6、12月及每年最好復查一次。常規隨訪項目為血常規、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若合并冠脈瘤,急性期需做雙源CT的冠脈造影,3個月后,需做經導管冠脈造影,詳細檢查冠脈病變的嚴重程度,確定診療方案。具體方案如下:
川崎病合并冠狀動脈損害的分級管理方案
川崎病隨訪:1、2、3、6、12個月及每年隨訪1次。
Ⅰ級:無冠狀動脈瘤(2周后)。
口服ASP3個月,不必限制活動。
Ⅱ級:一過性冠狀動脈擴張,1個月時消退。
管理同Ⅰ級。
Ⅲ級:冠狀動脈輕度擴張,內徑小于4mm, 1個月時仍擴張。
ASP用至冠狀動脈恢復正常后3個月。適當限制活動。
Ⅳ級:中等大小冠狀動脈瘤,內徑介于4-8mm。
抗血栓治療,禁止劇烈活動。
Ⅴ級:巨大冠狀動脈瘤,內徑大于8mm。
抗血栓治療,禁止任何活動,必要時做冠狀動脈造影。
Ⅵ級:冠狀動脈狹窄、心肌缺血。
臨床癥狀有心絞痛,ECG顯示缺血性改變,超聲顯示有血栓形成、節段運動異常。盡可能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患病部位和程度。管理同Ⅴ級。
4.川崎病患兒如何打疫苗?
一般要求11個月后,簡單記憶一年后,再按時接種疫苗。
5.川崎病會復發嗎?
會復發。復發率為2%-3%,同胞發病1%-2%。
感染是川崎病的常見誘發因素,積極防治任何部位的感染,可以有效預防復發。
6.孩子在日常活動中能不能隨意運動?還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嗎?
川崎病孩子若無冠脈損害,可以自由活動;若合并輕度冠脈損害,盡量避免劇烈活動;若合并中重度冠脈損害,尤其服用抗栓藥物者,禁止任何活動。
7.得過川崎病的孩子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否增高?
得過川崎病的孩子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增高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