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屬于多見的,相信較多的家長對于此病也有一些認識,該病的出現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較為嚴重的侵害,在應對川崎病的時候,要注意帶孩子進行及早的治療,并且護理工作也相當重要,了解一下川崎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體溫:患兒以發熱為首發癥狀。發熱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純后w溫呈稽留熱或弛張熱,體溫達38℃~40℃,入院后測體溫4次/d,直到體溫正常后改為2 0次/d。
由于本病反復高熱不退,患兒家屬易急噪、焦慮、情緒不穩定,應耐心勸說解釋。出現高熱時不應自己給患兒服退熱藥,應向醫生報告。主張體溫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冰袋降溫、多飲溫開水,如體溫不降,持續升高達38.5℃以上應采用藥物治療如莫丁舒、普菲特達到降溫目的。
2、口腔及口唇口唇潮紅、干燥、皸裂、出血、結痂??谇谎什筐つ浡猿溲?,舌乳頭突出呈楊梅舌,扁桃體呈輕度或重度腫大。家長做好患兒口腔護理,注意口腔衛生。盡量避免食用生、硬類食物,以流食、軟食為主。
3、淋巴結改變多數患兒都可出現淋巴結腫大,以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為主,黃豆至蠶豆粒大小,單側多發,可有壓痛,無波動感,在l周后多可自行消退。
4、四肢末端變化:患兒在1周內可能出現手指、足趾硬腫、手掌面皮膚發紅,部分患兒指趾關節呈梭形腫脹、觸痛,肢端、肛周、軀干等處脫皮,指甲脫落。應對患兒加強護理,注意局部皮膚黏膜清潔,避免搔抓皮膚,注意防止發生皮膚撕傷。
5、皮疹:發病后1~5d部分患兒可出現皮膚多形性紅斑,以猩紅熱樣皮疹最常見,但無水泡及結痂,約1周左右可消退,在此期間應注意與其他傳染病性皮疹及藥物引起的過敏皮疹現象相鑒別。此時家長要給患兒穿柔軟的衣物避免患兒用手抓癢,減少刺激。
6、眼部改變:發病后1~6 d患兒有眼結膜充血或球結膜充血,不伴有分泌物及腫脹,可用甲氯霉素滴眼液滴眼,避免直接強光刺激、疲勞過度。
7、冠狀動脈改變:部分患兒心臟彩超檢查出現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瘤樣擴張,冠狀動脈最大內徑<4mm(輕度),4~8mm(中度),>8mm(重度);冠狀動脈狹窄、血栓,較重時可出現猝死,必須減少心臟負荷,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患兒營養不足與機體代謝和消耗增多有密切關。要加強消化道管理,多食用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主張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如雞蛋糕、果汁飲料、豆漿等。避免食用生、硬、過熱、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發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為主,必要時補充營養物質如脂肪乳、氨基酸,保證有足夠營養進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
上述的這些內容介紹的就是川崎病的注意事項了,川崎病對于孩子的健康帶來了較多的侵害,我們需要多了解一些川崎病的知識才行,關注身邊孩子的身體情況,如果出現了川崎病的癥狀,那么治療方面應當及時,必須要注意護理工作的加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