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司匹林
川崎病早期需要應用較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來對抗川崎病的炎性反應。國內和日本推薦的是中等劑量,即阿司匹林每公斤體重每天30 -50 mg,分為3~4次口服。
體溫正常后48小時,改為每天每公斤體重3C5 mg的小劑量阿司匹林,一次頓服,目的是對抗血小板的促凝作用,預防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
根據川崎病引起的血管炎的病變發生和消退的時間特點,小劑量阿司匹林一般至少服用3個月,以后根據冠狀動脈的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服用。如果超聲心動圖未發現冠狀動脈異常,3-6個月后就可以停用阿司匹林。如果出現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形成,則需要繼續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直到冠狀動脈恢復正常。
對遺留永久性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根據冠脈病變情況,需要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對冠狀動脈瘤體直徑≥6mm的,合并冠狀動脈狹窄或血栓的,除阿司匹林外,還可能需要聯合應用華法林、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栓藥物一起治療。
(2)丙種球蛋白
川崎病最嚴重的就是合并冠狀動脈并發癥,直接關系到患兒將來的預后情況。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能有效預防川崎病的冠狀動脈并發癥,因此一旦臨床確診或高度懷疑川崎病,如果沒有特殊的禁忌癥,應盡早開始使用丙球。
丙球的劑量是每公斤體重2g,8~12小時內輸注完成。如果合并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可適當減慢輸注速度,或酌情使用利尿劑幫助減輕心臟的容量負荷。
(3)對癥治療
根據出現的其他心臟、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統的癥狀,如咳嗽、咳痰、心肌酶升高、轉氨酶升高等,進行相應的治療,如營養心肌、保肝治療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