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物的能力
(1)握物能力可細分成。①握物意識(何時需握物);②握物的持續性(握物多久才放手);③握物的力度(需用多大力氣);④握物的方法(用手掌及手指的哪個部分做抓握);⑤握物的應變(抓握不同大小、形狀、質地的物件)。
(2)建議:①利用基本需要作動機,如握匙進食、握物以免跌倒、扶物坐、站或轉位置;②在給予物件時,注意感官刺激,如先摸摸質地形狀才握緊;③放較大或改裝形狀的物件在兒童手掌中,使較易握穩;④在游戲中,鼓勵兒童抓握。
(3)舉例:①玩有握手的玩具如搖鈴、打鼓等;②給可發聲的玩具,但使用于痙攣型兒童時需倍加留意,因較易令痙攣加重。
(4)備注:①物件的位置,治療師將物件移向兒童近中指的位置,并且將物件的位置提高能使兒童將手腕抬高于正確的位置下抓握;②治療師握著兒童的手或用綁手套綁著他的手來捏物;③當兒童以手指抓握時,治療師可將物件輕輕壓向掌心,以加強兒童的抓握。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