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器械擺動練習:此為利用關節回旋器及某些機械重力擺動機等機械,進行關節的主動或被動的節律性伸屈或旋轉擺動活動,如圖9-2,可增強關節活動范圍和肌力,并能牽拉已發生粘連的關節。
2.放松性練習: 主動性和被動性松弛練習,用于肌張力增高和肌痙攣患者。由于肌張力常受意志的影響,首先要使患兒思想上放松,否則不易成功,腦癱兒常不易配合,也較難掌握。
?。?)交替法:如欲使屈肌張力降低,可設法使伸肌張力增高,從而誘導屈肌松弛。由于拮抗肌可因主縮肌的緊張而產生負誘導。
?。?)暗示法:創造舒適、平靜的環境,治療師用節律性的、柔和的、催眠的語調囑患兒放松肢體。
(3)對比法:其治療機理為肌肉強烈收縮后,通過誘導的作用,可使該肌肉產生相同程度的抑制性松弛效應。治療師先控制患兒痙攣性屈曲的上肢呈最大程度屈曲、內收、內旋位持續3分鐘,然后松手并使該上肢充分伸展和外旋位。
對腦癱小兒大多采用被動的松弛練習,治療師對痙攣的肌肉進行反復多次牽張,在肌肉緊張狀態下,突然解除外力,使牽張反射轉為抑制,肌肉即可放松。
3.平衡、協調性訓練:平衡訓練的基本步驟有臥位→坐位→站位,即重心由低到高;身體支撐面由大到?。浑p足站立間距由寬到窄;由雙足站立到單足站立。此外,尚有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的訓練等。協調性訓練可逐漸增強關節靈活性和全身各部位間的配合.例如,從單關節或單肢到多關節或多肢活動;從同向運動到分離活動;從簡單動作到復雜動作;從慢速活動到快速活動。此外,如練習手與手,手與口,足與口,眼與手、足間的協調能力。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