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手功能的常見表現形式
腦癱患兒常表現為手動作的發育遲緩或不正常,不正常的動作模式往往是幾個發育層次的復合,其原因在于患兒的認知和社會心理層次鼓勵他嘗試做超過他運動能力的活動,而不能完成活動所產生的感覺——運動壓力導致他把自己遲緩的動作發育形態疊放在一起。
腦癱兒童手精細運動功能的訓練原則
(1)既然有很多手的精細動作是在坐位下完成的,因此,在開始手精細功能訓練時,就要先訓練患兒獲得良好的坐位平衡與保持良好坐位姿勢的能力,或在訓練時,提供患兒適當的坐椅和桌子,以幫助其獲得良好的姿勢控制。
(2)從事單側手活動時,要將另一側手擺放在恰當的位置上,以幫助患兒維持正確的姿勢與肌肉張力。
(3)考慮操作物件的大小、質地、重量與形狀,因為手運動的控制開始于感覺輸入,不同的感覺探索有利于促進手功能的發展。
(4)鼓勵采用雙手性活動。
(5)動作難度設置在患兒通過努力就能完成的范圍,難度過大,會對患兒產生一種壓力,而這種壓力會誘發或加重痙攣的聯合反應,從而使得姿勢控制與動作努力更差。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