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鬼臉訓練法
1.顳下頜關節訓練,患兒被動(或主動)做下頜骨上提、下降、前進、后退及側方運動,協調面部肌肉張力,增強關節靈活性,恢復功能。
2.面部表情肌訓練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動作鍛煉面部肌肉的協調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點揉相關穴位(垂根、聽會、翳風、地倉、承漿穴),調節肌肉張力。
(3)照鏡子練習口形,發音,吹氣球等。
(二)醫療體操(是運動療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措施)
1.上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術者面對患兒,雙手握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雙腕,術者拇指放患兒掌心。將其雙臂放于體側。
第一節擴胸運動;第二節 伸展運動;
第三節屈肘運動;第四節 環轉運動。
適用范圍:上肢關節活動受限的腦癱患兒。
2.下肢操(被動、主動運動)
預備姿勢:仰臥位,雙下肢伸直,術者雙手握患兒雙踝。
第一節屈膝屈髖運動;第二節 雙髖外展運動
第三節髖內、外旋運動;第四節 屈、伸膝運動;
第五節牽踝、搖踝運動;第六節 屈、伸踝運動。
適用范圍:各型腦癱患兒的下肢運動障礙。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