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見疾病-凍瘡
一、概述
是機體受到寒冷侵襲后,發生在末梢部位的局限性紅斑炎癥性疾病。
二、病因
內因:末梢循環差。
外因:寒冷刺激。
誘因:1、空氣潮濕。 2、手足多汗。 3、鞋襪過緊。 4、戶外工作。
5、缺乏運動。 6、營養不良。 7、貧血。 8、慢性消耗性疾病。象山縣中醫院皮膚性病科楊海鋒
三、發病機理
寒冷 細胞損傷 血漿滲出
皮膚 小動脈血管收縮 缺血缺氧 血管麻痹性擴張 局部
代謝失常
水腫、組織壞死
四、臨床表現
1、 好發部位: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頰、耳朵、鼻。
2、 皮損:紅色或紫紅色斑疹,局部浮腫,易出現水皰,皰破后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
可遺留色素沉著及萎縮性疤痕。
3、 自覺癥狀:瘙癢,尤其受熱后。如果繼發感染,可能會有疼痛。
4、 預后:良好。但來年常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
五、預防及注意事項
1、 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和御寒能力。特別是手足運動,每日3次,每次20分
鐘。
2、 加強對冷環境的適應性鍛煉,從夏天開始,每日將手足泡于冷水中,早晚各一次,
泡的時間逐漸延長,從幾分鐘到半小時以上,并可加冰逐漸降低水的溫度,宜持之以恒,使手足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逐漸增強。
3、 加強肢端和暴露部位的保暖,并注意保持干燥。
4、 多食高熱量和高維生素食物。
5、 受凍后不宜立即加熱或用火烘烤。
6、 避免亂涂藥膏。
秋冬季常見疾病-寒冷性多形紅斑
概述
1、 寒冷性多形紅斑與凍瘡的發病機理大體相同。注意事項也基本相同。所以有人把寒
冷性多形紅斑稱作“多形紅斑型凍瘡”。
2、 寒冷性多形紅斑與凍瘡的區別:
a 、前者一般發生于溫差較大的環境。后者發生于氣溫10℃以下的濕冷環境。
b 、皮損不同。前者皮損常呈典型的紅模樣紅斑,似靶樣結構,不出現糜爛或潰瘍。后者為紅色或紫紅色斑疹,沒有明顯的靶樣結構,嚴重者常出現糜爛或潰瘍。
3、老百姓常常把“寒冷性多形紅斑”誤認為凍瘡。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