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人們所熟知的冬季常見皮膚病,雖然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是嚴重的話也會影響工作。凍瘡主要是長期寒冷(10℃以下)作用于皮膚而致,受凍后皮下動脈收縮,久之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致使組織營養不良,甚至可發生組織壞死。
本病好生于暴露及末梢循環較差的部位,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跟、耳廓等處。根據輕重程度,一般把凍瘡分為三度。
一度:開始可能暫時滲出,色紫紅或青。可伴有浮腫,觸之有涼冷感。此時遇暖,顏色可轉為紅腫,并出現瘙癢、疼痛。
二度:若受凍較重,小動脈收縮時間過久,組織損傷加重,則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水皰或大皰,內容清晰,皰破后形成糜爛滲出液體或結痂。
三度:由于受凍較重而壞死,形成潰瘍。
通過上面的介紹,凍瘡有三度,輕度凍瘡患者可以自行治療,重度或者重度患者就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一般在選擇醫院的時候建議去當地的市級醫院,或者是三甲醫院均可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