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的頻繁出現使得患者難以忍受,輕者通過自行涂藥可康復,重者雙手、足趾腫得像白蘿卜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凍瘡真的怕高溫?
凍瘡多發于手足、面頰、耳郭等末梢部位,臨床表現為紅、腫、熱、痛等,嚴重者可能發生水皰或水皰破潰、糜爛、潰瘍等。據章星琪主任介紹,小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或長期在低溫、潮濕等環境下工作的人員都屬于凍瘡的高發人群。
低溫誘發凍瘡,那么,高溫是否可以對付凍瘡呢?部分不明真相的患者會火烤、熱水燙等措施來應對凍瘡癥狀。章星琪主任指出,這種“高溫”辦法不可取,凍瘡時局部皮膚血管收縮,血供不足,使組織細胞發生缺血壞死。而在高溫下,局部血管急速擴張,滲透性增強,皮下組織缺氧,導致局部組織加速壞死。在恢復正常溫度后,血管又會急速緊縮,血管一擴一縮反而會讓凍瘡的病情惡化。因此,只能用溫水給凍傷的部位復溫。
凍瘡潰爛要重視最好前往醫院診治:
根據凍瘡輕重不同,皮損表現為紅斑、水泡、壞疽等不同形式。根據凍瘡的病情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輕度凍瘡先有寒冷感和針刺樣疼痛,皮膚呈蒼白、發涼,繼則出現紅腫硬結或斑塊,自覺灼痛、麻木、瘙癢。此時患者可自行選購藥膏進行治療,例如柔性止癢劑、薄荷膏、樟腦膏、皮質醇軟膏等。章星琪主任說,為了保證病情完全康復,藥膏的使用至少要持續半個月以上,效果不夠明顯視乎具體病情可增至一個月左右。
凍瘡患者如果出現患處皮膚破損或潰爛現象的,建議盡快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發生嚴重的合并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