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被房室間隔分為左心和右心,每側又分為上面的心房和下面的心室。右心被三尖瓣(三個瓣葉)分開,左心被二尖瓣(兩個瓣葉)分隔。正常情況下,當心室舒張時,二尖瓣(三尖瓣)開放,血壓從左心房(右心房)流入左心室;當心室收縮時,二尖瓣(三尖瓣)關閉,血壓通過主動脈瓣(肺動脈瓣)進入體循環(肺循環)。二尖瓣的基本功能是開放時允許血液從左心房進入左心室,關閉時保證血液從左心室進入到主動脈,不會返流回左心房,相當于單向閥門的作用。當出現二尖瓣狹窄時,瓣膜開口減小,不能正常開放,這時會使從左房到左室的血流受阻,從而左心房淤血繼而肺淤血。
風濕熱是絕大多數二尖瓣狹窄的病因,風濕熱感染及后遺效應導致二尖瓣瓣葉增厚、攣縮、變硬和鈣化,瓣葉交界處粘著融合,導致瓣口狹窄,限制瓣葉活動。如果瓣膜下方的腱索和乳頭肌纖維硬化融合縮短,可將瓣葉向下牽拉,形成漏斗狀,堅硬的瓣葉將失去開啟、閉合功能,此時往往伴有二尖瓣關閉不全。除風濕熱外,左房粘液瘤也可以導致二尖瓣口梗阻,與二尖瓣狹窄有類似的癥狀;另有少數孤立性先天性的二尖瓣狹窄,患兒出生后很難存活;還有少部分二尖瓣狹窄是老年人的退行性變所致。本文主要探討最常見的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正常的二尖瓣瓣口面積有4-5cm2 ,當瓣口面積減至2~2.5平方厘米為輕度狹窄,僅在劇烈活動后才出現癥狀。瓣口面積在1.1~2.0平方厘米為中度狹窄,體力活動后即可出現癥狀。瓣口面積在1.0平方厘米以下為重度狹窄,在休息時亦有癥狀。那么,如何才能及時發現二尖瓣狹窄呢?對沒有醫學專業知識的老百姓而言,了解二尖瓣狹窄的相關癥狀,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尖瓣狹窄病人由于狹窄嚴重程度、病情進展速度、生活條件、職業、勞動強度和代償機制不同,其臨床表現可有很大差別,臨床上主要癥狀有:
1、呼吸困難:當二尖瓣狹窄進入左心房衰竭期時,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早期僅在重度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出現,稍事休息可以緩解,常不引起患者注意。隨著二尖瓣狹窄程度加重,以后日常生活甚至靜息時也感氣促,常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發作。病情進一步發展,常不能平臥,需采取半臥位或端坐呼吸。上述癥狀常因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心動過速、情緒激動和心房顫動而加劇。
2、咯血:發生率約15%~30%,多見于中、重度二尖瓣狹窄病人,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大咯血:是由于支氣管黏膜下曲張的支氣管靜脈破裂所致。因肺靜脈與支氣管靜脈間有側支循環存在,突然升高的肺靜脈壓可傳至支氣管小靜脈,使后者破裂出血。常因妊娠或劇烈運動使肺靜脈壓突然升高所誘發,出血量可達數百毫升,因出血后肺靜脈壓下降常自行終止,故極少發生出血性休克,但必須警惕咯血所致窒息。二尖瓣狹窄所致咯血多發生在肺淤血較早期,并非肺動脈高壓的表現,后期因曲張的靜脈壁增厚,大咯血反而少見。
?。?)淤血性咯血:常為小量咯血或痰中帶血絲,因支氣管內膜微血管或肺泡間毛細血管破裂所致。
?。?)粉紅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腫合并肺泡毛細血管破裂的特征性表現。
?。?)肺梗死性咯血:二尖瓣狹窄尤其長期臥床和心房顫動者,因靜脈或右心房內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而產生咯血,常呈膠稠暗紅色痰。
(5)慢性支氣管炎伴痰中帶血:二尖瓣狹窄患者支氣管黏膜常水腫,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
3、咳嗽:除非合并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肺水腫,多為干咳,多見于夜間或勞動后,系靜脈回流增加,加重肺淤血引起咳嗽反射;有時由于明顯擴大的左心房壓迫左支氣管引起刺激性干咳。肺淤血和支氣管黏膜水腫和滲出,加上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纖毛功能減退,易引起支氣管和肺部感染,此時可有咳痰
4、心悸:常因心房顫動等心律失常所致??焖傩孕姆款潉涌烧T發急性肺水腫,使原無癥狀的病人出現呼吸困難或使之加重,而迫使病人就醫。
5、重度二尖瓣狹窄常有“二尖瓣面容”,病人兩顴呈紫紅色,口唇輕度發紺。
6、其他:
?。?)疲乏無力:因二尖瓣狹窄所致心排血量降低。
?。?)吞咽困難:由擴大的左心房壓迫食管所致。
?。?)若左心房附壁血栓脫落:可引起動脈(腦及內臟)栓塞癥狀。
?。?)當右心受累致右心衰竭時:由于胃腸道淤血和功能紊亂,可致食欲減退,因肝淤血和肝功能減退可出現肝區疼痛、肝大、腹脹、下肢水腫、消瘦等表現。
所以,當您出現和上述癥狀相類似的情況時,請回憶幼年時是否有發高燒、咽痛的風濕熱病史;如果您是女性,就更要擔心自己是否患有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因為女性占到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患者的2/3。建議您及時到醫院就診,行超聲心動圖、胸片、心電圖即可基本明確診斷。
如果您已確診二尖瓣狹窄,就需要明確治療方案。
1、代償期:
(1)防治風濕活動及治療咽喉部鏈球菌感染。
(2)避免劇烈活動和重體力勞動。有資料顯示,活動時心率從70次/min增至80次/min時,房室跨瓣壓差可增加1倍。
?。?)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清淡和富含維生素,使心功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代償期,以延緩病情進展。
2、失代償期:
?。?)適當休息、限制水鈉鹽攝入,給予強心、利尿藥物治療;
?。?)如合并陣發性房顫可給予胺碘酮控制其發作;
(3)合并左房血栓應給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療等。
藥物治療只能暫時減輕癥狀,無法根治和控制病情的進展,要徹底緩解癥狀,就必須解除瓣膜狹窄。
對于無癥狀、或者心功能屬于I級者,建議觀察隨診,不建議施行手術。對于有癥狀的心功能II級及以上的單純的二尖瓣狹窄患者,病變較輕者(隔膜型或隔膜增厚型病變),可以考慮行經皮球囊二尖瓣擴張術(PBMV)或外科閉式擴張術(現已很少應用,已基本被PBMV替代),可獲得較長時間的較高的生存質量。
對于以下類型的患者,需行手術治療:
1.二尖瓣狹窄出現癥狀及(或)合并肺動脈高壓,心功能Ⅱ級或Ⅱ級以上者均應手術治療。
2.嚴重心功能不全經藥物治療癥狀改善或病情超向穩定者,應爭取手術治療。
3.心功能Ⅲ~Ⅳ級經內科治療無效或病情逐漸加重者,應及早手術治療。
4.合并細菌性心內膜炎者,應在感染控制4~6W后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無效,難以控制心力衰竭者,可急診手術。
5.風濕活動時,應控制3個月后再手術。
6.最近發生體循環或肺循環栓塞者,應1~2個月后再手術。
7.再次發生末梢動脈栓塞者,即使無癥狀,也應擇期手術。
8.二尖瓣狹窄的妊娠患者,爭取在妊娠早期心功能Ⅱ~Ⅲ級時手術治療。妊娠第二、三期發生急性左心衰竭時,應急診手術。
9.對于二尖瓣病變嚴重,瓣膜及瓣下結構病變嚴重,有重度纖維化、攣縮、鈣化,合并二尖瓣關閉不全且無法行成形術時,需行二尖瓣置換術。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