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讀寶寶是否患上了川崎病呢?哪些癥狀是川崎病最為常見的?父母需要掌握一些川崎病的判斷和治療,這些對孩子的疾病和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是有很多家長好像并不是很了解這些,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和專家們一起好好的學習這些知識吧。
川崎病的治療和判斷:
川崎病多發生于4歲以下的兒童。川崎病癥狀為突發高熱39%左右,約持續5天后,全身出現各種大小不等、硬度不同的紅色斑疹。也有的膝部和手、腳也變紅。多數患者手腳油光發亮,腫得鼓鼓的。
如果在高熱的同時出疹,眼睛發紅,一般首先要考慮是麻疹。但與麻疹不同的是此病不咳嗽,也不打噴嚏。如果附近沒有麻疹流行,孩子又接種了麻疹疫苗,就可確定不是麻疹。
由于皮疹多在發熱2天以后出現,所以,如果發熱后立即去看醫生,多被診斷為感冒或扁桃體炎。
出現了疹子,手腳又"腫得油光發亮"時,熟悉川崎病的醫生會告訴病人"發熱將持續一段時間",但不了解該病的醫生就會診斷為麻疹、異型猩紅熱或風濕熱等。
即使醫生診斷錯誤,也不會對患者造成什么實際損害。這是因為如果持續高熱,醫生們都有使用抗生素的習慣,因此,用了5天抗生素后,如果高熱仍未退,醫生就會想到這是"用抗生素無效的5天以上的持續發熱",所以一定會意識到是患上了川崎病。
川崎病發熱在38~39℃度之間上下浮動時,一般持續10天左右,不過這是平均值,因此有的持續2周以上也不足為奇。也有體溫下降后又反復的。熱退后,手腳指趾端的皮膚像紙一樣地剝脫。發熱時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腫大,從外觀上就可明顯看出;也有疼痛的,但不化膿。
有的醫生不知是什么病,一檢測尿液,可以發現尿中出現蛋白。大約有1/3左右的川崎病患者出現蛋白尿,所以應注意不要當作腎炎治療。大約有1/4的川崎病患者伴有腹瀉,這會自然好轉的。孩子雖然發熱,卻還很有精神。雖說食欲稍下降,也什么都吃。高熱時要注意補給充足的水分。孩子會喜歡喝果汁。
治療上常應用阿司匹林,但在日本發現靜脈大量注射丙種球蛋白更有效。最初的做法是持續5天注射,后來在美國試行只用1天增量注射的療法。
冠狀動脈瘤是十分討厭的并發癥。但如果在10日以內能治好的話,95%可不引起動脈瘤。所幸的是如果不是巨大的動脈瘤(直徑在8毫米以上的)就可以治愈,也無后遺癥。如果冠狀動脈不發生什么變化,3個月后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也可以進行預防接種。即使有動脈瘤,3個月以內治好的,也可以進行普通生 活,但慎重起見,要定期做超聲波檢查。小的動脈瘤存留超過3個月時,要持續服用阿司匹林,并在動脈瘤消退前要做定期檢查。對不能消退的巨大的動脈瘤,要持續服用阿司匹林,并要限制病人活動,持續檢查,根據情況,可以實施手術。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