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一種由寒氣入體引起的局部性皮膚病。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上常常會長凍瘡,這是一種發生于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見病。在氣溫低(10攝氏度以下)、潮濕的環境下,人體肢端的血液循環不良,加上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等,都容易發生凍瘡,一般天氣轉暖后凍瘡會自愈,但在來年冬季易在同一部位復發。
凍瘡不僅影響手的美觀,還會發生癢、痛,如反復發作,出現破潰將會留下很深的瘢痕。加強保暖,增強體質,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對防止凍瘡的發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干燥,在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也可以保護局部的皮膚。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發汗,都可促進肢端的血液循環。
患了凍瘡,首先要加強保暖。若凍瘡僅為硬結,未破潰時,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若已破潰,則可用紅霉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涂擦且包扎,促進其早日愈合。還可以將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熱,把手放進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環加快。
溫馨提示:以上主要是針對凍瘡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如果有這種疾病就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治療的最佳時期。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凍瘡方面的知識,可以免費在上提問,我們有數萬名優秀醫生會員為您解答。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