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顏:中西醫“合璧”治療雙心疾病
2015-11-28 中國循環雜志
研究顯示,在疑診為冠心病(CAD)的患者中,51% 的男性和54% 的女性存在冠脈微循環障礙且與多種不良結局有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劉梅顏教授介紹,精神壓力主要通過引起微小血管舒縮功能異常導致微循環障礙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的發生、發展。可以說這是一種應激- 腦- 情緒- 心臟的互動模式。
機制涉及了神經內分泌、交感神經激活、炎性因子分泌增加、RAAS 激活以及糖皮質激素升高等多個環節。
劉梅顏教授指出,微血管功能障礙導致的非阻塞性CAD 同樣存在心肌缺血,但缺血特點與阻塞性CAD不同。非阻塞性CAD 主要是彌漫性心內膜下缺血,缺血成點狀散布于小面積范圍內。更重要的是非阻塞性CAD 同樣具有極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精神壓力導致的心肌缺血(MSIMI)不同于運動及藥物負荷所致的心肌缺血,是指在標準刺激程序所施加的精神壓力下導致的心肌缺血。標準刺激程序包括心算(mental arithmetic)、伴隨憤怒回憶的公眾演講(public speaking with anger recall)、鏡描(mirror trace)等多種能夠施加精神壓力的方法。
有研究顯示,在穩定性CAD 中MSIMI 發生率高達70%。劉梅顏教授強調,女性CAD 患者、有抑郁癥狀心理特質的患者以及有嚴重左心室功能異常,LVEF<30% 的CAD 患者更容易出現MSIMI。MSIMI 可預測心臟負性事件增加,其可增加CAD死亡率。
劉梅顏教授指出,相對于靜息狀態,符合下列條件可以診斷MSIMI:(1)出現室壁運動異常或室壁運動異常惡化(左室壁運動異常的評價根據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推薦的16 部分模型);(2)LVEF 減少8%;(3)心電圖2 個或2 個以上導聯ST段變化(壓低或抬高)持續≥ 3 個連續的心跳。
MSIMI治療除生活方式干預外,劉梅顏還強調,抗抑郁治療不僅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還可改善CAD 患者MSIMI。另外,關于CAD 常用藥物治療MSIMI的研究有限。規范化應用β受體阻滯劑或許對于預防和治療CAD 患者MSIMI 有益。
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改善微循環,越來越多被應用于治療雙心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劉梅顏教授表示,中西醫結合治療MSIMI 即可協同增效,還可減少不良反應。CAD 常規用藥+抗焦慮抑郁藥或中藥是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MSIMI 的常用聯合用藥方案。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志”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