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在臨床上,冠脈狹窄是引起心肌缺血的較好主要原因,心肌缺血患者也大多存在有冠脈狹窄的改變。臨床冠脈造影檢查發現,許多患者雖然沒有出現冠脈狹窄,卻仍然有心肌缺血病變。因此,對心肌缺血要進行搭橋手術與否產生了疑惑。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體大隱靜脈或其他血管,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堵塞病變的遠端之間搭橋,使主動脈的血液通過移植的血管供應到冠狀動脈的遠端,以恢復相應心肌的血液供應,改善心肌缺血狀態,解除心絞痛癥狀。簡單地說,就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醫生搭一個“橋”通常只需6~7分鐘。
這種技術存在許多優勢:創傷小、恢復快;有30多年的臨床積累;術后遠期恢復好,能保持至少10年的通暢性。
適應人群:對于藥物治療效果差,經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明確冠狀動脈有局限性或階段性狹窄的患者。
心肌缺血患者,如果造影發現,一條冠脈閉塞但心肌并沒有壞死,說明這部分心肌有較好的側支循環,理論上講相當于這根血管有90%以上的狹窄,如增加心肌對氧的需求,如運動時就可能誘發心絞痛或發生心肌梗死,如有條件可行支架植入術或搭橋手術,如果閉塞時間不是很長血管有可能開通,現有藥物涂層支架,再狹窄率很低,可考慮使用,如血管確實不能開通,再考慮搭橋。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硝酸酯類藥物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冠脈狹窄只是導致心肌缺血的眾多因素之一,不應僅根據冠脈沒有狹窄就排除發生心肌缺血的可能,也不能僅靠改善冠脈狹窄來預防、治療心肌缺血。只有綜合性的、全面的防治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心肌缺血對健康的危害。因此,心肌缺血搭橋與否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謹慎決定。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