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脈狹窄或閉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臟病即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心肌缺血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一些20-30歲的年輕人也出現心肌缺血的表現。 心肌缺血常見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其次還有炎癥風濕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痙攣、栓塞、結締組織疾病、創傷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種。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重要危險因子為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吸煙、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體力活動少、高齡和男性等。
心肌缺血的主要癥狀有以下幾種表現:
1.在疲勞或精神繃緊的時候,心肌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伴有郁悶不舒感。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后自己得到緩解。
2.患者在有體力活動時發生胸口發悶、心悸、呼吸急促,休息后自己緩解。
3.心肌缺血患者只要一有劇烈運動,就會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部、牙齒、腿發生了疼痛感等。
4.患者在吃的比較飽、受涼或看比較加速心臟跳動的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如果有胸悶憋氣的感覺,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馬上做起來或站立方這樣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6.心肌缺血的癥狀還包括性生活或用力大便的時候,出現心里發慌、胸口發悶、喘不上氣或胸有疼痛不舒服。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可以選擇硝酸脂類藥物,可以起到擴張心臟冠狀動脈的作用,從而使心肌供血充足;同時還應選用能夠擴張冠脈,加強心臟血流量,;還可以服用他汀類藥物,這類藥物一方面能減少血漿中的膽固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動脈斑塊逐步穩定的作用,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從而導致中風。
溫馨提示:心肌缺血的出現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平時,如果出現呼吸急促或者胸悶、寒冷等癥狀,一定要及時的就醫。任何疾病在早期,通過良好的護理是可以痊愈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