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來看有很多的孩子出現了川崎病的癥狀,發病之后給患兒的健康帶來了非常嚴重的侵害,大家需要清楚的了解一些川崎病的知識,特別是在孩子出現了該病的癥狀之后,應當盡快治療,一起認識一下治療川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寶寶持續高熱,通常39-40°以上,持續數日,使用抗生素無效,除考慮抗生素耐藥之外,有經驗的兒科醫生會提出懷疑的疾病-川崎病,這不為廣大父母所認識,但不是一個新病種,也不是現在網上誤傳的什么新病毒引起的,不必恐慌,這是嬰幼兒多見的,急性熱性發疹性疾病,屬兒童風濕性疾病范疇。川崎病早期除持續高熱,不伴有其他癥狀,確實分辨有難度,需要醫生仔細觀察,主要表現如口唇充血皸裂,草莓舌,手足硬腫和脫皮等,不是特異性表現,而等這些臨床癥狀都出來可能已經貽誤了川崎病的最佳治療時間,出現不良后果,所以川崎病只要有懷疑,就可以按川崎病方案治療。
川崎病至今病因未明,是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導致全身中小動脈炎性改變,最危險的是未經及時治療,可導致冠狀動脈擴張和冠狀動脈瘤形成而有生命危險,所以強調早期及時治療,主要治療包括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配合阿司匹林,激素類的藥物一般情況下不用。持續高熱幾天后,需要開始懷疑川崎病,不能等待所謂的主要癥狀出來才想到是否是川崎病,及早使用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可以迅速退熱,最重要的是可以預防或減輕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減少并發癥,丙種球蛋白是血制品,使用有一定風險,但目前仍然是公認的川崎病最佳治療,所以這時不能猶豫。
抗凝治療,恢復期病例用阿司匹林每日3~5mg/kg,1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復正常,如無冠狀動脈異常,一般在發病后6~8周停藥。此后6個月、1年復查超聲心動圖。對遺留冠狀動脈慢性期病人,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并密切隨訪。有小的單發冠狀動脈瘤病人,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3~5mg/kg·d,直到動脈瘤消退。對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潘生丁每日3~6mg/kg,分2~3次服。每年心臟情況。如超聲心動圖,臨床資料或運動試驗提示心肌缺血,應做冠狀動脈造影。患者有多發或較大的冠脈瘤,應長期口服造影。
患者有多發或較大的冠脈瘤,應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及潘生丁。有巨瘤的患者易形成血栓、發生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可用口服法華令抗凝劑。這些病人應限制活動,不參加體育運動。每3~6月檢查心臟情況,如有心肌缺血表現或運動試驗陽性,應作冠狀動脈造影,了解狹窄病變進展情況。患有1支或多支主要冠狀動脈閉塞的病人,應長期接受抗凝治療,反復檢查心臟情況,包括心肌掃描、運動試驗、冠狀血管造影等,并考慮外科治療。
看完了上面的知識之后,家長們對于治療川崎病的方法特別的清楚了,川崎病是相當復雜的,帶來的困擾較多,我們必須要清楚的去了解川崎病的知識,而且要將此病的治療方法關注起來,平時要注意進行一些川崎病的預防才可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