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了,會給很多的兒童帶來身體上的傷害,而且會給他們平時的生長帶來困擾,所以說家長們需要將川崎病重視起來,還要多去了解川崎病的知識,往下看了解一下川崎病的相關常識性知識是什么呢?
川崎病的常識:
川崎病對兒童的危害并不在于發燒、出皮疹以及淋巴結腫大等外在癥狀,而其真正的危險在于對心臟等臟器的危害。部分川崎病患兒可并發心、腦、肝、肺、腎等多臟器損害 ,其中,心血管損害最為突出,大多發生于發病后2-3周,可持續數月到數年。有資料顯示,川崎病患兒如治療不及時,25—35%的患兒心臟會受到影響,一旦疑為川崎病時,應盡早做超聲心動圖檢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不僅能減輕癥狀,促進恢復,而且還能防止冠狀動脈病變和其它并發癥的發生。
川崎病預后:只要診斷準確,治療正確,是可以治愈的,一般不復發。需要提醒的是,川崎病的首次治療一定要徹底,不要以為退燒就沒事了,尤其要注意心臟、肝臟的保護,密切關注患兒的心臟變化以及血小板等生化指標,有異常及時處理。
急性期護理:川崎病是急性發熱性疾病,要盡早治療,避免引起心臟血管的并發癥。急性發熱期,飲食以少量流食、多餐為主;應臥床休息2周,退熱后逐步增加活動,一般休息2個月;注意皮膚清潔,做好眼部、口腔護理;注意觀察病情。
川崎病的不同時期:
?、佗衿?~2周,其特點為小動脈、小靜脈和微血管及其周圍的發炎;中等和大動脈及其周圍的發炎;淋巴細胞和其他白細胞的浸潤及局部水腫。
?、冖蚱?~4周,其特點為小血管的發炎減輕;以中等動脈的炎變為主,多見冠狀動脈瘤及血栓;大動脈少見血管性炎變;單核細胞浸潤或壞死性變化較著。
③Ⅲ期4~7周,其特點為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中等動脈發生肉芽腫。
?、堍羝?周或更久,血管的急性炎變大多都消失,代之以中等動脈的血栓形成、梗阻、內膜增厚而出現動脈瘤以及瘢痕形成。關于動脈病變的分布為臟器外的中等或大動脈,多侵犯冠狀動脈、腋、髂動脈及頸、胸、腹部其他動脈;臟器內動脈,涉及心、腎、肺、胃腸、皮、肝、脾、生殖腺、唾液腺和腦等全身器官。
血管炎變之外,病理還涉及多種臟器,尤以間質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內膜炎最為顯著,可波及傳導系統,往往在Ⅰ期病變時引致死亡。到了第Ⅱ、Ⅳ期則常見缺血性心臟病變,心肌梗塞可致死亡。還有動脈瘤破裂及心肌炎也是Ⅱ、Ⅲ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大家在了解到了上面的相關知識之后,已經了解到了有關于川崎病的常識是什么了,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的去認識川崎病,一旦發現身邊的孩子出現了川崎病的癥狀,那么治療方面必須要及時才可以,并且注意調理患兒的飲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