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種發病因素相當復雜的疾病了,較多的寶寶會出現川崎病的癥狀,會給患兒的身體健康方面帶來了非常多的傷害,因此家長朋友們應當清楚的了解川崎病的知識,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川崎病的相關常識會有哪些呢?
川崎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是嬰幼兒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及臺灣地區等發病率有增高趨勢。該病屬一種血管炎綜合征,未正規治療川崎病心臟冠狀動脈炎癥及損害發生率約25%,目前以成為兒童最常見的后天性心臟病原因之一。
川崎病的常見表現有:
⑴持續發熱5日以上;
⑵雙側結合膜充血;
⑶多形性紅斑;
⑷口唇發紅,草莓樣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彌漫性充血;
⑸急性期手掌與足底充血、硬結性水腫,恢復期指尖開始脫皮;
⑹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腫大。
以上6個主要癥狀中只要出現5個就可以診斷為本病。如果不足5個癥狀,經超聲心動檢查證實冠狀動脈擴張,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礎上,也可診斷本病。
值得提醒的是上述表現可能是一過性的,在就診時已經消失,所以家長對高熱患兒仔細注意上述口腔、眼部粘膜和手足掌皮疹充血表現的觀察,并在就診時告知醫師是十分重要的。反之忽視疾病過程中上述表現,常使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善的川崎病) 診斷發生困難或延誤診斷。不典型的川崎病還可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表現;腹瀉、嘔吐、腹痛、轉氨酶值升高等消化道改變;當然也可有心電圖pr間期延長、心律不齊等心血管表現;通常此類患兒白細胞總數增多,血小板增多,crp升高、血紅蛋白降低,了解上述表現對不典型的川崎病診斷有重要意義。
川崎病鑒別診斷包括:病毒感染綜合征、非復雜性感染綜合征、猩紅熱、全身型類風濕、其他血管炎綜合征等。不典型川崎病需與腸炎、細菌性痢疾、重癥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和血流感染、重癥感染綜合征等鑒別。川崎病多由于微生物感染伴免疫反應異常所致,其確切發病機制未完全清楚。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該病預后大為改善。只要患兒家長或醫生想到該病,診斷并不難,多數能夠及時診斷。對川崎病患兒應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可以迅速改善患兒的癥狀,并且使其冠狀動脈并發癥的發生率由原來的25%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已極大地改善了患兒的預后。
綜合了解以上的內容之后,我們對于川崎病的常識有哪些了,川崎病疾病危害了很多的孩子,也因此讓他們的身體方面受到了侵害,家長朋友們應當多去了解一些川崎病的知識,自己的寶寶一旦發病,應當及時就醫去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