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仙性辛咸、溫、有毒,入膀胱經。功能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瘕積。治療痛風頑痹、腰膝冷痛、腳氣、瘧疾、積聚、諸骨哽噎。受河南中醫學院王孝福老師的影響,筆者在臨床上治療膽囊結石時,重用威靈仙配入疏肝利膽、利濕排石之品,療效滿意,可以提高治療膽結石的治愈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均為門診患者共22例,男9例,女13例;年齡30~60歲,均經B超或CT檢查確診,且無膽管梗阻或明顯感染。結石大者為3.1cm×3.2cm,小者為泥沙樣,對結石<0.5cm者直接運用中藥,結石大者先行體外震波碎石再服中藥治療。
1.2 方法 基本方:威靈仙60g,金錢草30g,雞內金30g,柴胡10g,郁金10g,枳殼10g,青皮10g,甘草6g。濕熱重者加黃芩、膽草;脅腹脹痛明顯者加川樸、元胡;有時劇痛者加三棱、莪術;氣虛明顯者加黃芪、黨參。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溫服。
1.3 療效標準 痊愈:癥狀消失,莫非征陰性,大便篩洗見結石排出或B超檢查結石消失。好轉:癥狀消失,莫非征陰性,B超檢查結石減少或縮小。無效:癥狀好轉,莫非征陽性,結石大小、數量無變化。
2 結果
22例中治愈14例(其中泥沙樣結石4例,<0.5cm的結石6例,配合體外碎石者4例),好轉5例,無效3例,治愈好轉率86.4%。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歲,因右上腹脹痛1個月,加重2天為主訴就診,每因勞累后出現脹痛明顯,近2天來疼痛加重且納差,在當地治療無好轉。診見右上腹明顯壓痛,莫非征陽性,舌質黯紅,苔微膩,舌邊尖有瘀點,脈滑。B超檢查膽囊壁厚、毛糙,內可見數個強回聲光點,大者為0.4cm×0.7cm,確診為膽囊結石。辨證屬濕熱內蘊,煎熬成石,治以化痰疏肝利膽排石。處方:威靈仙60g,金錢草30g,雞內金30g,柴胡10g,郁金10g,枳殼10g,黃芩10g,三棱9g,莪術9g,甘草6g。用藥3天,腹部脹痛減輕、大便稀溏,1周后減黃芩繼服,2周后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石全消。
4 討論
膽囊結石屬臨床常見癥,發病率達自然人群的10%,大多患者不引起癥狀,半數有腹脹、噯氣、厭油,部分患者出現寒戰、發熱。西藥口服溶石劑僅治膽固醇結石且療程長達1~2年,手術切除術對一般患者來說不易接受。祖國醫學認為屬情志、飲食、蟲積等因素致疏泄失常、濕熱內生,濕熱煎熬而成結石。方中威靈仙能消痰散瘕積,《本草正義》有“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本草綱目》有治“風濕痰飲之病”;金錢草、郁金利膽排石,內金消積化石,柴胡疏肝,枳殼、青皮理氣,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合用能增強除濕滯、消痰凝、利膽之力,對膽囊結石有消溶、排出之功。
雖歷代醫家對威靈仙的毒性說法不一,《開寶本草》認為“無毒”,《本經逢原》認為有“小毒”,但在臨床應用中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出現,但是治療效果不錯,可以提高膽結石的治愈率。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