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江蘇的一位謝姓醫生記錄了與科里同事聊的話題:你有多長時間沒打點滴了?許醫生說他有16年沒打過;張醫生說他有15年;王醫生說他也有十幾年了;而謝醫生最后打點滴是12年前的事了,是因為化膿性扁桃體炎。大家都沒有因感冒打過點滴……
感慨之余,回想了一下自己末次輸液的時間:說實在話,是20年前?還是更久?完全沒有印象了。倒是記得孩子今年15歲了,也大概只輸過3次液,最后2次都是因為急性胃腸炎,而且末次也是8年前的事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除非必要,生病后能口服的藥,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輸液,這是用藥的基本原則。可惜出于多種原因,人為地被忽視了。況且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初起都是病毒感染,輸抗生素不但無效,反而增加了耐藥機會和醫療風險。注意休息、適當口服些對癥藥物或服上幾劑中藥湯劑,不但價格便宜,收效也會更好。隨著社會對中醫養生、科普知識的認可,門診上,越來越多的病友,感冒后來要求喝中藥湯劑調治,一般2-3劑就可以緩解了。
知道了醫生對輸液的慎重態度,您感冒了,還會盲目的要求輸液嗎?
如我院護士陳某,女,36歲。接觸流感患者2天后,出現頭暈,乏力,畏寒怕冷,咽痛,伴見口干、汗出出,輕咳。查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咽部暗紅色,扁桃體不大。自服雙黃連口服液等咽痛加重。接診后考慮到患者原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體質較差,辨證屬心腎陽虛,復感寒邪兼有陰傷。治療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患者晚上8點喝藥,晚10時咽痛明顯減輕,夜間未再出汗,晨2時病已去大半,早上7點服二煎,諸癥基本消失,只剩余輕度咳嗽,以三拗湯合止嗽散2劑痊愈。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