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種,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但是有些人的感冒會反復發作,甚至會拖上一個月的時間,那么為什么你的感冒總有不能徹底痊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拖拉感冒背后的真兇。
錯誤解讀:對付感冒病毒就要“清熱”.
老百姓可能都知道大部分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正是這個病毒的“毒”字讓人們聯想到“清熱”、“消炎”等名詞,引得人們“很自覺地”大量使用清熱解毒中藥、抗生素來治療感冒。實際上,中醫將感冒分為寒、熱兩大類,只有熱性的感冒才需要用清熱解毒和解表的中藥結合起來治療,寒性感冒用清熱解毒藥物治療會加重病情或延長病程。
寒性感冒怕冷較重,伴有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咽喉癢而咳嗽、痰清稀,用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療;熱性感冒患者熱感較重,甚至發燒,口干微渴,咽喉紅痛,咳嗽咯痰黃稠,用解表清熱的方法治療。將感冒后的自我感覺與上述基本標準對照,就能初步分出一個子丑寅卯來。
感冒除有寒、熱之分外,還有虛、實之辨,在虛證中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不同,辨證起來稍微復雜,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可找有經驗的醫生幫助。就臨床發生比例來說,寒性感冒多于熱性感冒,不加分辨地用清熱解毒藥來治療感冒只能是錯多對少。
錯誤做法:感冒時濫用抗生素.
感冒大部分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能抑制殺滅細菌而不能奈何病毒,所以對單純感冒來說用抗生素是不合適的,除非有并發的細菌感染。從中醫理論分析,抗生素屬于“寒性”,容易導致患者胃口差、面色青,如同清熱解毒藥一樣,在感冒時不要濫用。有些患者連續、反復數個星期服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感冒的行為,有害無益。
除了不能“亂打”外,也不能“窮追”。
治療感冒的藥物服用一般不超過一個星期。熱性感冒用清熱解毒藥物治療時間不需太久,藥量也不要太重,否則感冒會由熱轉寒,日久還會損傷陽氣使感冒反復不愈。
特別提醒:有些戒口的觀念需改變.
人體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反應系統,從中醫角度來講,它可以調節人體的平衡來自動對抗各種疾病,我們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協助這套反應系統的工作。在患感冒的過程中,注意休息、多喝水、適當增加營養和維生素就是對這套系統的支持。感冒時可以適當喝些去掉油膩的雞湯或肉湯以增強抵抗力,有些戒口的觀念需要改變,如許多阿婆在小孫子感冒時只讓喝稀飯不給吃任何肉類,這樣只能讓小孩的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感冒的痊愈。在感冒的后期,人體的調節、反應系統會將身體的陰陽平衡調節到正常狀態,無須繼續長期用藥。
有些患者感冒大部分癥狀消失后,仍留下咳嗽遷延不愈,伴有喉嚨癢的癥狀,長則達數月。此屬于肺脾虛寒咳嗽,溫補脾肺即可痊愈。
溫馨提示,雖然感冒是自愈性的疾病,感冒癥狀非常嚴重時,應該到醫院就診,不要貽誤病情。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