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算不上是很嚴重的病患,但是要是不治療的話,那么就會引發一些并發癥的出現,就會加重病情,甚至有可能會危害到生命的安全.所以對感冒的治療也是不能忽視的,其實治療感冒的辦法是很多的,現在就告訴大家治療的辦法.
感冒了是自己買藥吃還是去醫院看?
普通感冒可對癥治療,根據藥店的藥師指導購買藥品:
1.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藥,7-10天可自愈。輕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飲水即可。癥狀明顯者可適當對癥吃藥,減輕癥狀。
2.對癥治療:早期用抗感冒藥、抗組胺囊藥、解熱鎮痛藥改善局部及全身癥狀。
以下的情況需要注意,最好到醫院就診:
1.嚴重感冒:全身癥狀明顯,伴有嚴重的咽痛,頭痛,低熱等,或是由于癥狀明顯,導致無法進行日常工作生活時,需要到醫院檢查下,區分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
抗病毒治療:可服用土霉素、麥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慶大霉素等。
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2.如果治療一段時間(7天以內),病情仍不好轉,需要警惕是否已轉成慢性,立即停藥。
3.本次感冒的癥狀與以往的不太相同。伴有其他癥狀。需與傳染性疾病初發癥狀或特異性感染相鑒別。
下面人群需要特別注意,一旦感冒最好就醫:
1.伴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藥物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
2.體弱的老年、3歲以下小兒嬰幼兒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盲目給孩子用藥,以免產生意外。如病程3天不愈或是癥狀比較嚴重,停藥就診。
3.懷孕或是準備懷孕的婦女,特別是孕期前4周。
如何選擇感冒藥--只選對癥的合適的感冒藥并非多多益善,也并非越貴越好。同時服用好幾種藥容易成分過量,損害肝腎。了解抗感冒藥的成分及作用,并對照藥品說明書,結合自身癥狀,分析適應癥和禁忌癥,避免盲目、重復用藥,做到謹慎合理使用抗感冒藥。
抗感冒西藥按其作用可分為解熱鎮痛成分、抗組胺成分、收縮血管成分、中樞興奮成分、中樞性鎮咳成分、祛痰成分、抗病毒成分。
解熱鎮痛成分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水揚酰胺、布洛芬;抗組胺成分有:鹽酸吡咯吡胺、特非那丁、撲爾敏;收縮血管成分有:偽麻黃堿;中樞性鎮咳成分有:氫溴酸右美沙芬;祛痰成分:愈創木酚甘油醚,溴環己胺醇;中樞興奮成分有:咖啡因;抗病毒成分有:金剛烷胺、馬啉雙胍等。
1、根據癥狀選擇:發熱頭痛的患者應選擇含解熱鎮痛藥成分的抗感冒藥;鼻塞、流涕的感冒患者應選擇含抗組胺成分和血管收縮藥成分的抗感冒藥;咳嗽癥狀較重者應選用含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藥。
2、根據工作選擇:對駕駛車船、高空作業或操作精密儀器的人,避免使用含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感冒藥,因為二者均有嗜睡的不良反應。
3、根據年齡選擇:嬰幼兒禁用含咖啡因及偽麻黃堿的感冒藥,因為嬰幼兒神經系統抑制功能尚未健全,咖啡因及偽麻黃堿會造成中樞神經興奮,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孕婦慎用抗感冒藥,因為部分抗感冒藥可致胎兒畸形;老年由于肝、腎功能減退,長期或大劑量服用解熱鎮痛藥可因藥物蓄積引起肝腎功能損害,老年伴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使用含偽麻黃堿的感冒藥,易使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
4、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及對擬交感神經藥敏感的患者應慎用含有鹽酸偽麻黃堿成分的制劑;支氣管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慎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藥物。慢性支氣管炎和肺炎患者應慎用含右美沙芬的藥物,因其鎮咳作用可影響痰液排除導致呼吸道阻塞;癲癇患者慎用含氯苯那敏的藥物,因其可誘發癲癇發作;消化性潰瘍、血小板減少癥、有出血癥狀者慎用含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的抗感冒藥。
治療感冒的辦法是有很多的,希望上面的一些可以幫助到你,同時一定要切記不能因為是一些小病患就不治療,治療的方法也一定要選對,那樣也可以比較快的恢復身體的健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