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在出生前、出生時以及出生后一月內,由于小兒腦組織在發育未成熟階段受到損害,造成一種非進行性、不可逆性的病變,從而形成以姿勢異常和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早產、難產、黃疸、缺氧是主要致病原因。
腦癱患兒的運動能力往往低于同齡正常孩子,自我運動能力差。損害輕的腦癱患兒只表現手腳運動不靈活,協調能力差;嚴重的腦癱孩子表現為不會翻身、不會坐、不能爬、不能獨立的站和走。因此,抓緊時間及早進行治療是很重要的,康復治療一定要講究效率。腦癱患兒生長發育還處在飛速發展階段,早日接受正確康復就能早一天順著健康的路走下去。
目前臨床中所用的運動訓練方式主要包括患兒自身的主動活動及由腦癱康復師(或家長)進行的被動按摩拉伸等活動。在對腦癱患兒進行包括坐、立、行、說話、抓物等一系列康復訓練時,都必須遵循一套科學系統的方式,所以家長應先讓腦癱患兒至正規腦癱康復醫療機構,在專業康康復師指導下進行這些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在此期間,家長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便將來孩子出院后繼續家庭康復。
殘聯康復中心腦癱康復專家特別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們,無論在住院康復期間還是家庭康復期間,進行運動訓練時一定要有恒心及耐心,必須根據患兒的實際年齡及具體病情,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如果患兒存在交叉步等典型腦癱癥狀時,要注意在訓練時將其兩腿分開(晚上入睡時也要撐開墊好);如果患兒肢體長期處于蜷縮狀態造成肢體拉不開的攣縮,或是頑固性的肢體痙攣妨礙訓練,則必須在2歲半至6歲期間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比如FSPR術,可以選擇性地進行痙攣肌肉的解除,為接下去的訓練打好基礎。
殘聯康復中心腦癱康復專家說:“為了保證手術效果的持久有效,這種術后針對肌力鍛煉的運動康復訓練更是重之又重,千萬不可疏忽。”一般來說,輕度屈膝、足尖走路而其他都正常的腦癱患兒,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及必要的外科手術,康復效果都是令人滿意的;即使是癥狀很嚴重的腦癱患兒,經過這種運動訓練,也能取得較明顯的康復效果。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