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兒童常見病,直至青春期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3~7歲的3%,增加到7~11歲的4%~11%,11~15歲發病率達到8%~23%。男孩平均發病年齡為7.2歲,女孩為10.9歲。
兒童復發性頭痛的評估應從病史和家族史的全面采集開始,而后進行生命體征的徹底檢查,特別是血壓和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包括眼底檢查。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小兒神經內科劉月影
兒童原發性頭痛的診斷主要依據國際頭痛學會(IHS)發布的臨床診斷標準(1988)。2004年IHS發表了修改的頭痛病國際分類(ICHD),分為原發性(包括有/無先兆的偏頭痛)和繼發性頭痛病,兒童無先兆的偏頭痛診斷標準見表1。對于低齡兒童,1988年IHS標準的局限性較大,而第2版ICHD標準結合了更多與發育相關的條件。兒童偏頭痛的統一診斷標準對臨床治療和研究非常關鍵。
表1 2004年IHS頭痛病國際分類:兒童無先兆的偏頭痛診斷標準
兒童無先兆的偏頭痛診斷標準
A.符合B-D特點的發作≥5次
B.頭痛發作持續1~72小時
C.頭痛具有以下4種特點中的至少2種
1.雙側或單側(額部/顳部)疼痛
2.搏動性痛
3.中至重度程度
4.日?;顒雍蠹又?/P>
D.至少有1種下列伴隨癥狀
1.惡心和(或)嘔吐
2.畏光和恐聲(可從其行為推測)
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應進行適當的個性化治療,當頭痛引起不同程度的病殘時,應考慮選擇適當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但并不是所有患兒均須采用藥物治療。兒童偏頭痛的治療較為困難。由于低齡兒童難以準確地表述他們的癥狀,因此準確的診斷、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和伴隨癥狀的識別都是復雜的。此外,兒童的其他感染、過敏或胃腸道疾病均可引起與偏頭痛類似的癥狀。因此,如果有類似甚或引起偏頭痛的其他疾病存在時,使用針對兒童偏頭痛治療的特異性藥物的療效就會非常有限。同樣重要的是,對成人有效的急性期或預防用藥,因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尚未進行,在這一人群難以使用。
本治療指南主要涉及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的藥物治療,非藥物和行為治療不作論述。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兒童神經病學會和美國頭痛學會這3個組織參與了本治療指南的制訂。
治療的一般原則
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的一般治療原則和基本目標與成人AAN治療指南類似,治療目的在于:減少頭痛的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和致殘率,減輕發作時的嚴重程度;減少對耐受性差、無效或不必要的強效藥物治療的依賴性;改善生活質量;避免急性頭痛治療藥物的濫用;加強教育,增強患者對偏頭痛的自控能力;減少偏頭痛相關的痛苦和心理癥狀等?;颊咭坏┐_診為偏頭痛,就應制訂全面的治療計劃,包括急性或發作時用藥,預防用藥,非藥物或行為干預等。
必須根據每例患者特殊的病情,選擇靈活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以滿足患者頭痛發作頻率改變時的需要。對患者病殘程度或頭痛“負擔”的評估是制訂治療方案的基礎,它反映了每例患者的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同時患有的其他疾病和對疼痛的耐受性。治療程度應由頭痛負擔的評估結果來決定。
藥物治療
與成人相同,兒童和青少年偏頭痛可僅在急性發作時治療,也可每日常規服藥以預防偏頭痛的頻繁發作。
>>>急性發作的治療原則
AAN治療指南推薦的急性偏頭痛的一般治療原則包括(1)迅速控制發作,藥物作用持久無復發;(2)恢復患者的器官功能;(3)限制后備和急救藥物的使用;(4)使自我護理最優化并減少其后對資源的使用;(5)保證整個治療的效價比;不良反應最少或無不良反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