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格檢查
首先應注意病人的全身情況,除常規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外,應注意病人的表情、意識、體位、有無淋巴結腫大。如病人神態安詳,則疾病可能不嚴重或暫無生命危險;若表情痛苦,坐立不安,輾轉反側,可能為尿路或膽道結石;若病人屈膝、平躺,不愿活動,可能有腹膜炎,因腹腔炎癥刺激壁層腹膜時,伸腿、走路、咳嗽等活動可使腹痛加劇。注意有無休克、脫水現象,有無心、肺病變的癥狀,對鑒別診斷很有幫助。應重點注意有無特殊體征,如疑有膽道疾病者應觀察有無鞏膜黃染;疑有內出血者注意眼結膜是否蒼白、皮膚有無瘀斑;疑有腸梗阻者注意有無腹壁切口瘢痕或腹股溝嵌頓疝等。
腹部檢查對腹痛的診斷更具有決定性價值。望診應注意觀察腹式呼吸是否存在,腹壁皮膚有無瘀斑及手術疤痕,有無腹膨隆、胃腸型以及腸蠕動或逆蠕動。觸診應注意腹壁有無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同時注意其部位、范圍和程度。叩診應注意有無肝濁音界消失和移動性濁音。聽診應注意是否有腸鳴音亢進、減弱或消失,有無特殊的氣過水聲。所有腹痛病人都應常規檢查兩側腹股溝區及直腸指診。疑有婦科病者需作腹壁、陰道雙合診。
腹部檢查一般按望、觸、叩、聽順序進行,但近年來國外有人認為小腸對按壓刺激很敏感,按壓后腸蠕動減少,故提出按望、聽、觸、叩順序檢查腹部。因為腸鳴音對診斷腹痛很重要,腸鳴音存在,即使亢進,說明腸管血供良好,腸管未壞死;而腸鳴音消失則可能有腸壞死、彌漫性腹膜炎、腸麻痹等。腹部觸診手法一定要輕柔,并且應先從不痛的部位開始。要注意老年、孕婦、兒童、肥胖、休克、術后早期病人或用過鎮痛藥者即使有腹膜炎時腹肌緊張也可不明顯。此外,不應遺漏做肛門及婦科檢查。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尿、糞常規檢查:對腹痛的病因診斷很有幫助,如血白細胞計數增多提示有炎癥存在,但老年人或免疫被抑制病人血白細胞計數可能正常或減少。血紅蛋白降低提示有出血。紅細胞壓積低可反映出血或貧血,紅細胞壓積高可能有脫水。尿中白細胞增多提示有泌尿系感染,紅細胞增多提示有泌尿系結石,尿膽紅素陽性則腹痛可能由于肝膽或胰腺疾病引起,尿卟啉陽性則可能為血卟啉癥,尿糖和酮體陽性則為糖尿病酮癥。尿液比重可反映病人的脫水狀態。尿妊娠試驗可能對盆腔疾病的診斷有幫助。血便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大便含有白細胞提示腸道炎癥。
2、血生化檢查:對腹痛的病因診斷有時是不可缺少的,如血、尿淀粉酶升高可能是急性胰腺炎,但也可能是腸系膜血管栓塞、小腸梗阻或消化性潰瘍穿孔等疾病。尿素氮升高可能是尿毒癥,血糖升高可能為糖尿病。
3、肝功能檢查:血膽紅素、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轉肽酶等升高對診斷肝膽疾病都有一定的幫助。
4、腹水檢查:腹腔穿刺抽取腹水做腹水常規檢查、腹水淀粉酶測定或腹水細菌學檢查對腹痛的病因診斷很有幫助。
(三)內鏡、腔鏡檢查:胃鏡檢查可明確胃十二指腸潰瘍、梗阻狹窄、腫瘤和活動性出血灶。結腸鏡檢查可明確結腸及末端回腸疾病,如炎性腸疾病、腫瘤性梗阻、腸套疊等。小腸鏡檢查可發現空回腸病變。腹腔鏡檢查對腹痛的診斷很有價值,有助于鑒別闌尾炎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腹痛。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