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是一名出租汽車司機,長期不規律的飲食,使張先生常常感到腹部隱痛不適,但由于忙碌的工作,從未去醫院檢查。一日晚間,他感到疼痛加重,就從家里找到幾片“去痛片”服下。孰料第二天上午,疼痛較前加重,并突然嘔吐咖啡色液體200ml。張先生再次找出幾片“去痛片”服下,不料下午突然感到腹部劇痛,不能忍受,趕緊由家屬送至醫院,醫生查體發現張先生有板狀腹,肝界縮小,拍立位腹平片提示膈下游離氣體,遂緊急手術,術中發現十二指腸球部前壁穿孔,大量胃液腸液及食物殘渣流至腹腔內,醫生將穿孔修補后經正規治療痊愈出院。
“去痛片”是一種常見的非甾體類解熱鎮痛抗炎藥,其他常用的還有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布洛芬,芬必得等,屬于OTC藥物,常用于治療輕度或中度的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關節痛、肌肉痛及痛經等,也可以用于牙科、產科或矯形手術后的疼痛。其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如緩激肽、組胺)的合成,屬于外周性鎮痛藥,因不產生欣快感和成癮性,故臨床廣泛應用。
但同時,由于非甾體類藥物對胃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可能與抑制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有關,可引起藥物性胃炎,導致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嚴重的還可以導致出血和穿孔,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臨床工作中經常能見到因為大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而誘發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病穿孔的患者。也就是說,腹痛的患者,去痛片越吃越痛。那應該怎么辦呢?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顛茄片,顛茄片的有效成分是莨菪堿,作用與阿托品類似,但較弱。可以用于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膽絞痛,輸尿管結石等引起的腹痛,胃炎及胃痙攣引起的嘔吐和腹瀉。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當然,最好是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進行規范的診治,如果沒有條件,可先試服顛茄片。腹痛的患者,更不能隨便應用嗎啡類鎮痛藥,如阿片,美施康定,氨酚待因,強痛定,曲馬多等,雖然它們不會對胃腸道粘膜造成損害,但掩蓋了病情,常延誤診斷和治療。只有診斷明確的患者才能應用。臨床工作中,常聽老教授說,一針杜冷丁下去,病人不叫了,但第二天一看,病人都涼了。這些藥品屬于麻醉藥物,管理較嚴格,但也有部分屬于OTC藥物。總之,腹痛切莫亂吃去痛片。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