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鼻炎”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貴州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彭易坤
一、不明白鼻炎有多種類型,因此難以區分不同類型的鼻炎
人們往往知道,有鼻塞、流鼻涕的癥狀就是“鼻炎”,但不知道鼻炎有多種,不同的鼻炎都可能出現鼻塞、流鼻涕的癥狀。臨床上,不同的“鼻炎”,其病變不同,鼻塞與鼻涕的特點或性質是不相同的,治療方法、預后(即:對病程長久、治療難度、并發癥機率、危害性等情況的預測)也不盡相同或完全不同。人們求醫時,往往只向醫生訴說“我有鼻炎”,而不明白應當具體介紹患鼻炎時有哪些具體的癥狀,以及這些具體癥狀各有那些特點,從而影響醫生快速地作出是何種鼻炎的病情判斷(初步診斷)。
“鼻炎”是一個籠統的病名,或者說只是一類疾病的代名詞,而不是一個具體疾病的名稱?!氨茄住笨煞譃榧毙耘c慢性兩大類。急性類鼻炎主要是指急性鼻炎(也即上感)、急性鼻竇炎;慢性類鼻炎包括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幾種。除了萎縮性鼻炎是比較少見的疾病外,其他幾種都是常見病。
1、急性鼻炎 在中醫內科稱為感冒,在西醫內科稱為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主要是因為受涼后,引起噴嚏、出清涕、鼻塞,全身可稍有不適,一般在7-10天可以治愈。
2、急性鼻竇炎 主要是感冒后,由于病情加重,引起了出黃濁涕量多,或有頭痛、發熱等癥。
3、慢性鼻炎 有兩種,即慢性單純性鼻炎(多見)與慢性肥厚性鼻炎(較少)。慢性單純性鼻炎主要是反復感冒,或感冒后沒有治愈,病程遷延所致;由于長期不愈,病情緩慢加重,就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因此慢性鼻炎的病程一般在幾個月或數年,表現為經常有鼻塞,涕少。兩種類型的區別在于,慢性單純性鼻炎較輕,鼻塞呈間歇性(時有時無)與交替性(左側塞而右側通,或右側塞而左側通),在早晚、靜坐、天氣偏寒涼時鼻塞明顯,檢查時鼻甲腫大而光滑。慢性肥厚性鼻炎,其鼻塞一般較重,多呈持續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鼻塞不消失),有時輕時重的變化,檢查時鼻甲不僅腫大,而且表面不平,故稱為肥大。
4、過敏性鼻炎 與過敏體質有關,以陣發性鼻癢、噴嚏、出清涕,在早晚或氣溫突變與不良氣體刺激后容易發作,且呈常年性或季節性反復發作為特點,有些人發作時可伴有眼、耳、皮膚作癢,病情較重者可誘發哮喘。
5、慢性鼻竇炎 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竇炎沒有治愈,或急性鼻竇炎反復發生,病程遷延所致。以常有鼻塞,出膿涕,或有頭痛為主要特點。
6、干燥性鼻炎 其病變,主要是鼻腔黏膜干燥少津,引起鼻內干燥感,前鼻孔內結少許干痂,引起不適感或癢感而揉鼻,容易反復小量出血易止為主要特點。
7、萎縮性鼻炎 其的主要特點是鼻內干燥、鼻甲變小,因此鼻腔寬大而通氣過度,嗅覺障礙明顯,病程往往可以很長。
二、認為“鼻炎”只是一個小病,對求治鼻炎掉以輕心,寄希望于鼻炎的“自愈
鼻炎雖然是“小病”,但危害很大,而且確有少數情況下“鼻炎”也是可以“自愈”的。然而,鼻炎自愈的基本前提,一般是已經進行了必要的治療,而且身體素質較好或免疫力較強,如果未經治療或中斷治療后癥狀持續三周以上不愈,則應當進行治療。
1、鼻炎的危害性:鼻炎對于人體健康有害,以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危害比較明顯,并對兒童患者的影響更為突出。鼻炎危害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二個方面,一是由于鼻塞,鼻塞使人呼吸不暢,容易導致頭痛、睡眠不寧、心情煩躁,影響生活質量。二是由于炎癥及其分泌物所致;其次,鼻炎的炎癥與分泌物可以引起很多疾病,或稱鼻炎并發癥,對兒童患者影響更為嚴重。鼻炎的危害性主要有如下方面:
(1)鼻部并發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均可引起鼻息肉;鼻竇炎還可引起鼻竇囊腫。
(2)眼部并發癥:可引起淚囊炎(出眼淚、眼眵),嚴重的鼻竇炎有可能引起眼眶內的化膿性感染,或引起視神經炎(視力下降)。
?。?)耳部并發癥: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耳內脹悶,聽力模糊)或化膿性中耳炎(耳內流膿,聽力下降)。
?。?)咽喉并發癥:由于鼻內分泌物后流,可引起咽炎(咽喉不適與疼痛、吐痰)、腺樣體炎與肥大(兒童打鼾)、扁桃體炎、喉炎(聲音嘶?。?、上氣道咳嗽綜合癥(涕后滴流、回吸性吐痰、入睡時容易咳嗽)。
(5)對下呼吸道的影響:可引起氣管炎、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還有可能引起哮喘發作。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兒童患者更為明顯。兒童不會擤涕,鼻分泌物被吞入消化道,引起食欲下降,胃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腸系膜淋巴結炎(肚臍周圍慢性疼痛)。
?。?)對精神神經系統的影響:兒童患者更為明顯。鼻分泌物中的有害物質被身體吸收后,可引起睡眠時易驚、磨牙、出冷汗,或引起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
?。?)對兒童身體發育的影響:病程長、病情較重的兒童較為明顯,可引起身高、體重、面容方面的發育障礙。
2、鼻炎“自愈”的常見情況分析:由于人體免疫功能與自我修復功能的存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由疾病到恢復健康,并不一定是或并不完全是藥物或治療方法起決定性作用,但也不能否認藥物與治療在消除疾病、促進人體由疾病向健康轉歸過程中的重要貢獻。對于鼻炎來說,有些情況下,最終的痊愈,確實是可以達到“自愈”的,但必須有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關鍵有二條,一是身體素質較好(免疫力較強),二是病情已經不嚴重或比較輕微,否則,就應當接受或繼續接受治療。鼻炎自愈的常見情況分析如下:
(1)急性鼻炎:病情較輕,本人體質較好,免疫力較強,可以不治而愈。
(2)急性鼻竇炎:治療后主要癥狀基本消除,體質較好或免疫力較強者,后續輕微鼻塞癥狀可以不治而愈。
(3)過敏性鼻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病因是對季節性花粉過敏,因此,不在發病季節,或遷移至無此花粉的地域生活時,癥狀可以自行消失。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對螨蟲過敏,當患者處于氣溫與濕度不合適于螨蟲繁殖的季節或地域,癥狀可能自行消失或明顯減輕。
(4)慢性鼻炎:在早中晚氣候溫差變化不大,濕度適中的季節,個人體質或免疫力尚好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消失。
?。?)慢性鼻竇炎:經過適當的治療后癥狀基本消除(此時如果采用X線或CT檢查,鼻竇炎體征將仍然存在),體質或免疫力尚好,并保持在半年以上不患感冒,后續病情可以自愈。因此,在正常體檢時,如果經過X線或CT檢查有鼻竇炎的輕微病變,平時并無鼻竇炎的相關癥狀者(隨著近些年來居民體檢的廣泛化與經常化,此類情況越來越多見),并不一定需要治療。
?。?)干燥性鼻炎:在保持鼻腔滋潤的自我防治下,部分患者可以自愈而不必求醫。
(7)藥物依賴性鼻炎(也稱藥物性鼻炎,因長期過多地使用鼻腔減充血劑所致)與萎縮性鼻炎:難以自愈,需要治療。
?。?)有些人(如兒童、體質不強者),經常性地感冒,容易患種種鼻炎,經過一定時間后(如成年人在適當調養后;體弱兒童在7歲或10歲后,體質更差者14歲后),可以大大降低感冒的發生率,其關鍵因素就是體質得到改善,免疫力得到加強。此種情況在兒童期最為顯著。因此,年輕的父母們對兒童期容易感冒的情況也不必過于著急――生病時及時治療,并注意預防感冒,孩子長大一些后就會顯著改善,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不要動不動就自己哭鼻子、流眼淚的。
三、認為“手術”容易解決鼻炎的問題
手術治療鼻炎涉及病種主要為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事實上,手術治療這幾種鼻炎是有嚴格適應證(選擇性)的(不同鼻炎的手術適應證問題,詳參本人在此網站所發表的有關疾病論文),不是自己愿意手術醫生就會進行手術,也不是個別醫生建議患者手術就必須要進行手術。對此,我們應當知道的是:
1、這幾種鼻炎的治療方案,從總體上講都以保守療法為首選,只有在醫生認為具有顯著的手術適應證,或經過系統的保守療法階段性治療后效果較差,才可慎重地考慮手術。
2、任何手術既具有破壞性,還具有不可預知的風險,在選擇手術前,就應當對此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鼻部手術對兒童鼻面部的發育容易產生負面影響,14歲前兒童,年齡越小越需要特別慎重選擇鼻部手術。
3、對這幾種鼻病的手術治療,大多具有明顯的近期效果,但也容易復發,有的復發率還比較高(如過敏性鼻炎),少數患者手術后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慢性鼻炎),甚至產生并發癥(較容易發生的是鼻腔干燥、嗅覺障礙,有些并發癥不一定是技術性問題造成,而與患者的特殊性體質有關,因此具有不可預見性)。
4、慢性鼻竇炎手術(鼻內鏡微創手術)后的完全恢復期一般需要三個月,在恢復期需要繼續治療(包括局部的與內服藥物的治療),否則容易復發。因為對慢性鼻竇炎的手術,包括輔助性手術(如鼻中隔矯正、鼻息肉切除)與根治性手術(主要指鼻內鏡鼻竇開放術),雖然能夠解決鼻竇炎的局部原因、部分局部病變,但難以解決人體免疫功能不強,存在慢性炎癥難以消除的根本性原因。
如果您對討論耳鼻喉科疾病感興趣,并加入了我的“患友會”,您可以到“患友會”去參加討論,相互交流:http://pengyikun2002..com/huanyouhui/index.html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