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凍瘡的出現,給很多人精彩的冬季生活帶來一絲遺憾。可是大家對于凍瘡的認識并不是很多,認識凍瘡的癥狀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治療凍瘡,恢復健康。
認識凍瘡的癥狀:
凍瘡主要是長期寒冷(10度以下)作用于皮膚而致,受凍后皮下動脈收縮,久之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致組織營養不良,甚至可發生組織壞死。本病好了于暴露及末梢循環較差的部位,發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緣。足跟、耳郭等處。
根據輕重程度,一般把凍瘡分為三度:
一度:開始可因暫時滲出,色紫紅或青。可伴有浮腫,觸之有涼冷感。此時遇暖,顏色可轉為紅腫,并出現瘙癢、疼痛。
二度:若受凍較重,小動脈收縮時間過久,組織損傷加重,則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水皰或大皰,內容清晰,皰破后形成糜爛滲出液或結痂。
三度:由于受凍較重而織壞死,形成潰瘍。
凍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體表遠端皮下靜脈毛細血管內的平滑肌遇到低溫時發生痙攣時,便會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產生滯留現象,并產生凍瘡,這就是為什么凍瘡都會表現出青淤現象的根本原因。解決的最佳辦法是首先解出血管平滑肌痙攣,恢復靜脈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流量,再輔以消炎、鎮痛、止癢后,對接受較好的患者一般半天到一天左右就可以緩解和消除癥狀,嚴重潰爛者3天左右即可消腫并結疤。
一般來說,典型的凍瘡很容易被認識,但對癥狀、部痊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與多形紅斑、紅斑、性狼瘡、結節性紅斑、硬結性紅斑等其他皮膚病相鑒別。
認識凍瘡的癥狀,才能早發現凍瘡病情,才能更好的進行有效地治療,免得遭受其帶來的困擾。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