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多發生在我國北部,孩子老人免疫力低下最易引起凍瘡的發生。天氣轉冷,很多人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手、足甚至連耳朵也生起凍瘡,奇癢難忍;嚴重者凍瘡破潰后并發感染,流液流膿,更是苦不堪言。為此,筆者根據臨床經驗,介紹中藥治療凍瘡簡易之法六則,供朋友們參考
一、取當歸12g,桂枝12g,仙靈脾12g,姜黃12g,細辛9g,生姜4片(后下)。水煎服,每天1劑。隨證加減:伴畏寒怕冷者加附子6g(先煎),巴戟天9g,鹿角霜9g;伴氣血兩虛者加黨參12g,北芪12g;伴凍瘡潰爛且久治不愈者加白蘞12g,肉桂6g,北芪6g。
二、取北芪15g,當歸15g,川芎12g,丹參15g,吳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12g,白芍12g,雞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劑。本方適用于面色無華,神疲肢倦,氣短懶言,手足冰涼,舌淡苔薄白,脈浮數者;以及患處起水皰,破潰糜爛流液,遇冷則癢痛加劇者。
三、取紫草100g,蘆根10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后,濾出煎液,使煎液自然冷卻至不感燙手為宜,浸泡患處,每天3至4次。
四、取冬瓜皮100g,川椒20g,桂皮20g,加水1500ml,煎至1200ml,待水溫自然降至不燙手時,浸泡患處,每天3至4次。
五、取紅花30g,菖蒲50g,以6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7天后過濾藥液,以藥液涂于未潰爛之凍瘡處,每天3至4次。
六、取螃蟹殼適量,燒成灰燼,加蜂蜜適量,調成糊狀,涂于患處,每天2至3次。
溫馨提示:通過以上描述,現在大家對于中藥治療凍瘡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