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外界氣溫降低,局部受低溫剌激,加之衣服、鞋襪太緊,影響血液循環,使局部皮膚腫脹,甚至破潰,這就是常說的凍瘡。
凍瘡好發生在手背、足跟、手指、足趾、耳廓、鼻尖、面頰等皮膚上。這是因為這些部位遠離心臟,是血管的末端,容易發生血液循環障礙,而且這些部位常暴露在外面,直接受寒冷刺激的緣故。開展耐寒鍛煉,是預防凍傷的積極有效措施。
開展體育活動,如打球、跑步、爬山等,不要過早穿冬裝,掌握“遲穿棉,逐漸添”的原則,此外,還可以從秋末開始,堅持冷水洗臉洗腳。多活動,勤搓手,跺腳,揉耳,這樣可以活血脈。另外,要經常保持鞋襪、衣服干燥,勤換,勤洗,勤曬。搞好保溫取暖,以防止凍瘡發生。
如已發生凍瘡,輕者可用酒精、樟腦酒、凍瘡膏涂搽, 用手輕輕按摩,促進局部血循環。中草藥治療可用冬青、茄秸、辣椒秸、艾蒿、苦楝子等某一種,加10~15倍的水煎熬,待水溫降到不燙手時,把凍傷部位放進去浸泡,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或將煮熟的蘿卡切成片,趁熱貼在凍傷的地方。
凍瘡有水皰時,消毒后把水泡刺破,放出水后加厚棉墊包扎,加強保溫措施,使局部逐漸消腫痊愈。凍瘡嚴重者,可到醫院就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