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人們在進行室外活動時,很容易造成手腳由于寒冷產生凍瘡。凍瘡時常圍繞著我們,男女老少皆有可能。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凍瘡的基本知識。
一、凍瘡是什么?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膚小動脈痙攣并造成組織缺氧、缺血和細胞損傷;如持續時間較長,細胞內外環境改變,可出現血管麻痹性擴張,靜脈瘀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漿滲人組織間隙而引起水腫。濕冷環境(特別是氣溫在10℃以下)、末梢血運微循環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性貧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凍瘡的發生。
多見于兒童和末梢血運不良者,常反復發作。皮損好發于手、足、耳、面等暴露部位。表現為腫脹性紫紅色斑塊,局部溫度變低,按壓時可褪色,壓力除去后,紅色逐漸恢復;病情嚴重時可出現水皰、大皰,后者破潰后形成糜爛、潰瘍,愈后留有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和冷球蛋白血癥患者也常出現凍瘡樣皮損。
診斷主要根據冬季好發,常見于兒童、婦女及末梢血運較差者及皮損好發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表現為水腫性紫紅色斑,壓之褪色,易形成水皰、潰瘍等。
本病應與多形紅斑進行進行鑒別,后者好發于春秋季節,皮損呈多形性,有典型虹膜樣損害,常伴有粘膜損害,好發于手足部。
二、凍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凍瘡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否則的話它會糜爛感染,后果非常麻煩。凍瘡治療的方法一般是活血化淤,可以用中藥外洗,紅花、桑葉、甘草煎水外洗就可以。
另外,還可以用一些老百姓的經驗方,用大蔥根煮水,或者用秋天的茄子秧,茄子已經都摘完了,只剩下秧子在那邊,用這個煮水也可以。洗完以后如果皮膚沒有破損,就可以外敷凍傷膏。用水泡的時候可以輕輕做一些按摩。如果皮膚已經有水腫、皮膚有破損的情況下,要涂一些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
治療凍瘡,重在預防,寒時保暖,經常鍛煉,注意營養,增強耐寒能力。即便是冬天再寒冷,只要我們能夠做好保暖和預防工作,凍瘡也是可以治療,不會年年都犯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