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樣皮炎是一種較為少見的慢性良性復發性大皰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它的特點是反復發作、病程呈慢性經過、皮疹形態多樣、對稱分布、劇烈瘙癢、預后良好。多發生于22~55歲。常有無癥狀的谷膠過敏性腸病。
病因
關于皰疹樣皮炎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與患者免疫異常及小腸病變有關。
1.免疫異常
在患者的皮損和正常皮膚真皮層有免疫物質IgA沉積,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到它們呈顆粒狀。另外,大約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體及免疫復合物。這些均提示皰疹樣皮炎與患者自身免疫異常有關。
2.小腸病變
多數患者有小腸病變,大多數患者無消化道癥狀,僅有20%~30%患者有腹脹、腹瀉和吸收不良,大便常規檢查示較多脂肪小顆粒,說明患者腸道功能異常。如果患者食用含谷膠(俗稱面筋,又名麥膠)的食物,如小麥、大麥、燕麥、黑麥,患者皮膚癥狀及腸功能異常加重,這說明皰疹樣皮炎患者存在對谷膠的敏感性。
臨床表現
好發分布于肩胛、臂、骶及四肢伸側,皮損對稱分布。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環形,葡行性或地圖形。初起為點狀紅斑或小丘疹,迅速變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皰,水皰緊張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陰性。1~2日后,水皰變為膿皰。早期劇烈瘙癢,夜間尤甚,常因搔抓而不斷接種新疹。碘化鉀可加重病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