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作為近年來頻頻高發的病,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多方注意,它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誘發原因很多,總結如下。
1、無癥狀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患者易發生無癥狀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約有20%~25%為無癥狀的。心肌缺血的起病常以并發癥的形式出現,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明顯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因此,這是屬于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
2、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也會導致心肌缺血的情況出現
心律失常的發生與一過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有密切的關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響因素。據報道美國每年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3、缺血性心肌缺血的緩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
可以造成心肌廣泛彌漫性的纖維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缺血。這也是導致心肌缺血的原因的重要因素。
此外,勞心過重,心肌耗血量過大,也會引起心肌相對缺血;血容量不足,全身缺血,能引起心肌的 相應缺血;向心肌供血的血管不暢通,能引起心肌的供血障礙性缺血;血紅細胞聚過重、血粘度過大、雜質過多能引起心肌血液循不良性缺血。
看了上述原因,你認為你離心肌缺血還很遙遠嗎?不要總是抱著與我無關,高高掛起的心態,夜路走多了還是會摔倒的,對于心肌缺血患者,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狀態,防止其它并發癥的意外發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