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心肌缺血已經成了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病了,它是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可以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經機體調整不可以滿足心臟工作需要,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它的癥狀如下。
1、安全無癥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癥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癥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預后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2、心肌梗死后的無癥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后較安全無癥狀性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3、心絞痛伴有無癥狀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癥狀心肌缺血,并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癥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后癥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后不良的重要指標。
4、心肌缺血的癥狀有胸腹部不適:出現類似胃部不適的胸腹部不適,與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種胃部不適是一種憋悶、脹滿的感覺,有明顯的誘發因素,如生氣或過度悲傷等。持續時間在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內,伴有鈍痛、灼熱及惡心嘔吐感。
5、非心前區的疼痛:心肌缺血的癥狀的疼痛可出現在背部、頸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這類疼痛雖部位各異,但誘因多是勞累、激動等,且呈陣發性,服用硝酸甘油能緩解。
6、疲勞感:疲乏也是心肌缺血的癥狀之一。患者多表現為無任何原因可解釋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動后甚至連伸直身子的力氣都沒有。
對比以上的癥狀,再回想一下自己,究竟有沒有以上癥狀,如果出現了,就應該要敲響警鐘,及時去醫院檢查,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