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在醫學上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大約80%發生在3歲以下的小兒,大多是1-2歲的嬰幼兒。通常來講男孩多于女孩。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每年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發病最多。
該病癥狀多樣,一般有發燒、眼球結膜充血、咽部黏膜充血、皮疹、手足水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發病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病變為全身各器官的血管炎,多侵犯冠狀動脈,有的可發生冠狀動脈狹窄或血栓,甚至心肌梗死;急性發作極易產生心肌炎等累及心臟。另外,除心血管系統外,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關節和皮膚亦可受到損傷。
川崎病感染后,表面上看是引起皮膚、黏膜及淋巴結病變。其實,嚴重的是還會引起全身急性中、小動脈炎,造成血管內膜損傷及血小板繼發性增高。最嚴重的危害是在患病的中后期,容易發生大、中動脈損傷。另外,血管內膜損傷會使血小板繼發性增加,也很容易導致血管栓塞形成,甚至造成心、腦栓塞。因此,川崎病是小兒最嚴重的后天性心臟病之一。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