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對于女性朋友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它的產生屬于一種生理性的,但一旦發生變化時,往往這種疾病對女性來說是煩人的,那么,除了正規的進行治療以外,平時在家中又應該如何進行保養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一下所介紹的吧。
1、熱敷:在骨盆上下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將加速血液循環,緩和痛經。
2、泡礦物澡:在溫水缸里加入1杯海鹽及1杯碳酸氫鈉。泡20分鐘,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緩和痛經。
3、經常運動:尤其在月經來潮前夕,走路或從事其他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
4、保持溫暖: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
5、服用止痛藥:阿司匹林、元胡止痛丸及撲熱息痛可緩解經痛。當經痛開始時,用牛奶送服1粒藥片,既不傷胃,也會防止經痛。
6、飲食與營養療法:利用飲食調整減輕痛經是解決痛經問題的有效途徑,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下面即是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7、減少脂肪的攝?。褐緯勾萍に睾可仙?,不論是動物脂肪如雞肉、牛肉、豬肉、魚肉,還是植物油如花生油。你的飲食中油類愈多,你體內的雌激素量也就多。如果你將飲食中的油脂量減少,雌激素在一個月之內就會明顯的降低。谷類、蔬菜、豆類和其他植物性食物能使不需要的雌激素排出體外。
8、指壓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壓點,被認為骨盆部位的脈絡相連。在腳踝兩邊的凹陷處的子宮與卵巢區,皆有指壓點。輕輕地用拇指與其他指尖捏后,接著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腳做完,換左腳,各指壓數分鐘。
9、練習瑜珈操:瑜伽也有緩和的作用。舉例如下。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保持這姿勢,直到感到不舒服為止。
痛經的原因
氣滯血淤:
經前或行經期間出現小腹脹痛、乳頭觸痛、心煩易怒,經量少或行經不暢等。應服具有舒肝理氣、化淤止痛作用的藥物。食療可以用益母草煮雞蛋。
氣血虛弱:
經期小腹綿綿作痛,月經量少,色淡質薄,神疲乏力,面色蠟黃,食欲不佳,大便溏瀉等。應服具有益氣補血止痛作用的藥物,如烏雞白鳳丸,還可多吃羊肉。
陽虛內寒:
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月經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軟,手足不溫,小便清長等。應服有溫經散寒,養血止痛作用的藥物。比如紅糖姜湯,對寒性痛經就非常有效。紅糖具有補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補中散寒、緩解痛經的功效。二藥合用,能補氣養血,溫經活血。
肝腎虛損:
月經干凈后1—2日出現腰酸腿軟,小腹隱痛不適,或有潮熱,頭暈耳鳴等。應服具有益腎養肝止痛作用的藥物。或是多吃點川芎丹參煲雞蛋。
通過上面的一些簡單介紹,相信廣大的女性朋友一定對于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希望以后如果再發生這種類似的情況,那請大家不妨適當可以利用上面所介紹的進行保養一下吧。在平時一旦發現身體有任何的不適,要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