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在美國舉辦的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國際大會(CROI)上,Deborah Persaud報道了一例感染HIV的女嬰經抗病毒治療后的情況。
患兒在孕35周自然分娩產出,母親快速HIV抗體檢測陽性,在此之前并未知道感染HIV,隨后的檢測顯示,母親感染HIV-1 B亞型病毒株,CD4細胞計數為644個/μL,病毒載量為2423 拷貝/mL。
在嬰兒出生后第30和31小時,采集兩次血樣檢測HIV DNA陽性,HIV RNA是19812 拷貝/mL。嬰兒在出生后31小時開始給予抗病毒治療,方案是AZT/3TC/NVP,治療1周后,將奈韋拉平(NVP)改為克力芝,繼續治療至18個月。嬰兒失訪。
在23個月時,嬰兒再次到醫院隨訪,常規HIV抗體檢測陰性,病毒載量在檢測不到水平。
進一步檢測結果如下:
在2歲和2.2歲時,蛋白印跡(WB)檢測無陽性條帶;
未檢測到HIV特異性CD4或CD8細胞應答;
采用微滴PCR方法可檢測到低水平HIV DNA;
檢測到一次HIV RNA,僅為低限值1拷貝/mL;
采用22 X 106細胞進行病毒培養,未發現感染性細胞顆粒;
患兒的CCR5基因正常。
目前小孩2.5歲。
這些數據表明,早期對嬰兒進行抗病毒治療可能會阻止HIV潛伏庫的產生,潛伏庫主要存在于記憶T細胞,在出生時人體中還沒有產生記憶性T細胞。此例報道為兒童治愈艾滋病帶來了希望,也增強了人類戰勝艾滋病的信心。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病就會被徹底治愈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