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孕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在護理上給予特殊的關注,以使她們順利生產,并盡可能生出健康 的下一代。
1、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貫穿住院全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語言對病人的影響突出表現在心理效應方面,良好的語言修養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本需要,是進行心理護理的前提。在與產婦及家屬交談中,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并注意語氣、聲調、音量、語速與病人溝通,并應主動上前,面帶微笑,同情與關懷的語言向病人問候,耐心而中肯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使病人能積極配合治療,并尊重患者的隱私權為患者保密。
2、術前護理
將患者安排住單人病房,向孕婦及家屬解釋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安全性和目的,說明母親血液以及生殖道中的高病毒含量,在胎兒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感染HIV的母親都可以把HIV傳播給她的胎兒/嬰兒。讓孕婦理解手術分娩的優點,使其主動配合手術,常規行術前各項檢查及準備。
3、術后護理
除按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以外,需按傳染病做好消毒隔離防護工作(此工作包括住院全程),護士應按時巡視病房,主動給予生活協助和心理安慰,觀察生命體征及陰道 流血情況。保持尿管通暢,做好各項基礎護理,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4、新生兒的護理
除按正常新生兒常規護理以外,胎兒剖宮產娩出后,立即清潔身體的血液和分泌液(洗澡)避免用吸痰管為新生兒清理呼吸道。新生兒應進行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并及時按體重給抗病毒藥喂服,使孩子感染的危險進一步降低。
5、艾滋病衛生
向產婦及家屬介紹艾滋病相關知識,說明艾滋病的三種傳播途徑:(1)經性傳播;(2)經血液傳播;(3)圍產期母嬰傳播。
告知其日常生活接觸不傳染艾滋病(如共同進餐、擁抱、握手、咳嗽、汗液、淚液……)。強調增加感染危險的個人行為有:
(1)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與多個人(同性或異性)發生性關系或者和不了解的人發生性關系;
(2)患有性病的人在性交中如果不使用安全套感染HIV的危險性大;
(3)使用他人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針具;
(4)輸入未經HIV抗體檢測的血液或血制品。說明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