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相信大家對脂肪肝并不是很陌生,那么大家知道脂肪肝對我們的危害嗎?它的發病機制又是什么呢?脂肪肝的發病機制脂肪肝的發病機理至今尚未明確,下列因素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作用。
1.脂肪代謝異常:(1)游離脂肪酸輸送入肝增多;(2)肝合成游離脂肪酸或由碳水化合物合成甘油三酯增加;(3)脂肪酸在肝線粒體b氧化減少;(4)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分泌減少,甘油三酯轉運障礙。
2.激素影響:雌激素、皮質醇、生長激素、胰高糖素、胰島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可能通過改變能量代謝來源而誘發脂肪肝形成。
3.環境因素:飲食、營養狀態、食物污染及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HCV)等因素與脂肪肝及其并發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關。
4.遺傳因素:無論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都存在一定的遺傳發病因素。ALD是多基因遺傳性疾病,乙醇脫氫酶(ADH)、細胞色素P450 2E1(CYP2E1)或稱微粒體乙醇氧化系(MEOS)、醛脫氫酶(ALDH)均有遺傳多態性,當存在高活性ADH同功酶,高活性CYP2E1或低活性ALDH時,可致乙醛產生率增加而氧化率減退。
5.氧應激及脂質過氧化損傷:促氧化物增多和抗氧化物減少的氧應激,可致來自分子氧的游離基或反應性氧產生增加,反應性氧與多價不飽和脂肪酸起脂質過氧化反應生成過氧化脂質。
6.免疫反應:新抗原表達、淋巴細胞表型改變、體液抗體及細胞因子出現與免疫反應有關。
7.肝篩改變:肝竇內皮細胞層呈篩孔狀結構(即肝篩),其對脂質代謝具有選擇性,以維持肝臟結構的正常;肝篩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可引起脂質代謝障礙導致脂肪肝、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8.游離脂肪酸的作用:肝臟脂肪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的b氧化受損在脂肪性肝疾患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9.缺氧和肝微循環障礙:長期嚴重的脂肪肝可因肝內代謝嚴重紊亂或者脂變的肝細胞壓迫肝竇,引起肝細胞缺血壞死,從而誘發肝纖維化肝硬化。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肝硬化的進程和機率不同,可能與兩者引起肝微循環障礙及缺氧的程度不同有關。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