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在我國近年來患有糖尿病的人數(shù)在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在了我們周圍。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先期沒有及時治療,導致后期給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其實糖尿病也是可以預防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遠離糖尿病的幾大妙招。
糖尿病的預防小常識
1、減肥: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2、中年應關注血糖:血糖指數(shù)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nèi)最易發(fā)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3、睡眠適當:眠經(jīng)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4、吃肉先吃醋: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5、選擇高纖食物:標注高纖維標志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
6、深呼吸減壓: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7、避免獨居: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5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8、少吃快餐、火腿: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9、預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力下降,易發(fā)生各種感染性并發(fā)癥,運動結束后要立即擦干汗液,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衛(wèi)生,避免發(fā)生感冒和皮膚感染。
10、注意運動時間:應選擇餐后進行(特別應用降糖藥物者)。盡量減少空腹運動,以免誘發(fā)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只能發(fā)生在服用某種藥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應詳細向患者介紹低血糖反應時癥狀,如心慌,頭暈,出汗多等,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食品,以便低血糖反應時及時食用。
糖尿病的日常護理常識
1、密切觀察血糖變化,了解病人有無感覺導常,注意檢查足部皮膚。有無咳嗽咳痰,有無腹痛及排尿?qū)С!?/p>
2、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準時(餐前、餐中、餐后)準量給予口服降糖藥,并觀察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注射胰島素時劑型、劑量、時間要準確,注意輪換注射部位。觀察有無低血糖的表現(xiàn)。
3、飲食護理:遵醫(yī)囑控制總熱量,使病人了解飲食與治療的關系。注意定時、定量、定餐、禁食各種甜食,遵守飲食規(guī)定。每周定期測量體重,了解飲食是否符合治療標準。
4、保持室內(nèi)通風,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做好基礎護理,保持口腔衛(wèi)生,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保持皮膚及會陰清潔,避免皮膚感染。如有外傷或皮膚感染時,不可隨意用藥,尤其是刺激性大的藥物如碘酒。
5、足部護理:每天檢查足部一次,觀察皮膚顏色溫度以及足部神經(jīng)感覺,足背的動脈搏動等情況。保持足部清潔,避免感染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溫水清潔足部,水溫與體溫相近即可,腳趾縫之間要洗干凈,洗凈后應以清潔、柔軟的毛巾輕輕檫干;指甲不要剪的太短,應與腳趾齊平。
6、告之病人早晨進行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防止發(fā)生低血糖。
7、低血糖反應及護理:教育患者及家屬認識低血糖反應的表現(xiàn),如心慌,頭暈,出汗,面色蒼白,饑餓等.如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應立即進食糖類食物或飲料,囑病人隨時攜帶糖果以備低血糖時用。
8、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按酮癥酸中毒護理常規(guī)護理。
以上內(nèi)容十分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遠離糖尿病的幾大妙招,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任何疾病都不可怕,只要大家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在患病以后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機,均衡飲食,保持適量運動,這些都是對于治愈很有效果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