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黃豆肯定是十分熟悉的了,因為在生活中黃豆十分的常見,而且豆漿什么的,大部分還是用黃豆做成的,而且人們都清楚黃豆的營養價值特別的高,那么黃豆究竟怎么吃才最有營養呢,在生活中不同的做法,可能會不同程度的吸收到營養,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黃豆怎么吃最有營養。
大豆通稱黃豆。黃大豆是大豆中種植最廣泛品種。黃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制品、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豆渣或磨成粗粉也常用于禽畜飼料。
大豆營養全面,含量豐富,其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高2倍,是雞蛋含量的2.5倍。蛋白質的含量不僅高,而且質量好。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質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較接近人體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類食品、蛋類食品搭配著來吃,其營養可以和蛋、奶的營養相比,甚至還超過蛋和奶的營養。
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漿、腐竹等豆制品,還可以提煉大豆異黃酮。其中,發酵豆制品包括腐乳、臭豆腐、豆瓣醬、醬油、豆豉、納豆等。而非發酵豆制品包括水豆腐、干豆腐(百頁)、豆芽、鹵制豆制品、油炸豆制品、熏制豆制品、炸鹵豆制品、冷凍豆制品、干燥豆制品等。另外,豆粉則是代替肉類的高蛋白食物,可制成多種食品,包括嬰兒食品。
將25%的黃豆與75%的玉米混合在一起,磨成粉,用其熬成粥或制成各類再制品,生物學價值就可提高到76%左右,幾乎與牛肉媲美。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并含有較多的植物脂肪和豐富的鐵質等。玉米不僅含有蛋白質,而且有豐富的鎂鈣等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卡素,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更令人感興趣的是,玉米最容易富集土壤中硒元素,而微量元素硒的防癌功能早已被證實。可見,黃豆、玉米混食,其營養物質豐富而全面。此外,黃豆和玉米都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攝食后能加強腸壁自身的蠕動,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我國民間喜歡用黃豆和排骨煨制濃湯,作為老、弱、病人的調理和滋補食品。它香氣撲鼻、美味可口,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熱食菜肴。黃豆蛋白質中的賴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含量較低;而排骨(即畜肉)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兩者同煮,氨基酸即可互相補充,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另外黃豆中鐵含量豐富,排骨中也含鐵,兩者同食對補鐵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