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間的田畔當中就可以找到牛蒡草的身影,現在由于牛蒡草的種子可以入藥,所以有些人就專門開始種植牛蒡草,牛蒡子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現代研究,牛蒡子還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腎病,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經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的功效,如此好的東西,就應該多種植一些,那么就目前有哪些牛蒡草的種植技術呢?
牛蒡子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墳土栽培為宜。 牛蒡子用種子繁殖,以直播為主。播種前將種子放在溫水中加入新高脂膜浸泡,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及時進行間苗、補苗,中耕除草,結合施糞肥,現蕾前噴灑菜果壯蒂靈,增強花粉受精質量,無空殼、無秕粒,提高品質,連連豐產。冬季采培土,保苗越冬。抽莖后培土壅根,防止倒伏。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應遵循有病治病、有蟲殺蟲,無者則防的原則,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種子播種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亦可播種。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齊;秋如果太晚,第2年則不能開花結實。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4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過后澇出種子晾至不粘手時再播,這樣有利于出苗。在整好地的畦面上按40~50cm的行距開淺溝進行條播,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或按40~50cm的行距、33~35cm的株距穴播,每穴點入種子4~5粒。
播后覆土2~3cm即可。 病害有白粉病,發病初期噴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褐斑病,5-6月發病,可噴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另有花葉病為害。蟲害有食子蟲、蚜蟲、紅蜘蛛,以及銀紋夜蛾、地老虎等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