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首次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進行了系統規劃。就生產環節明確提出了質量為主,鼓勵創新和研發要求,其中,提出的“淘汰療效不確切、風險大于效益的品種”顯示了深入改革的決心。流通環節明確提出了“推動藥品流通企業兼并重組”,在集中采購環節提出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改革,預示者生產流通領域的改革將取得突破。這是近年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得出的經驗,即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上下游要綜合治理,要聯動治理。未來改革在三醫聯動基礎上,上下游綜合治理的格局已經形成。《規劃》首提“探索在基本藥物遴選調整中納入循證醫學和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預示著藥品領域改革不僅向縱深推進,精細化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六、綜合監管是改革發展的必然延伸,監管就是服務,監管就是保障
從改革的角度看,一旦改革措施行之有效,就要對新的制度和政策進行固化,同時建立相應的監管體系,確保不走偏;而從發展角度看,由于醫療服務行業的特殊性,行業的發展、服務的升級需要監管手段和力量的匹配,否則也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多元辦醫格局的形成,客觀上需要統一的綜合監管制度相應配套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