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鼻咽癌的癥狀,此病和一些的鼻部疾病不同,是癌癥的一種,對于患者的傷害特別的嚴重,在我們發現了鼻咽癌的癥狀以后,需要注意及時的進行檢查才可以,了解一下鼻咽癌疾病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
1.早期診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腫瘤治療療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早期診斷能提高治療效果。鼻咽癌的防治工作的重點是要大力加強防癌知識宣傳,讓廣大群眾知道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一旦有癥狀就能及時就醫。
2.病理學診斷:鼻咽癌最后確診的依據是病理學診斷,雖然臨床癥狀、體征、X線、CT和血清學診斷提示為鼻咽癌,仍須有病理學明確診斷。鼻咽癌活組織采取方法有經口腔咬取活檢法(最常用方法)、經鼻腔的鼻咽活檢法、鼻咽部細針穿刺。
3.血清學診斷: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體水平與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輔助診斷方法。主要應用于有鼻咽癌癥狀者,如回縮性血涕、耳鳴、聽力減退、頭痛、頸淋巴結腫大、面麻、復視等。還有頸淋巴結腫大病理活檢或頸塊穿刺證實為轉移癌者,幫助尋找原發病灶。
4.磁共振成象檢查:由于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顯示頭顱各層次、腦溝、腦回、灰質、白質和腦室、腦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顯示T1、T2延長高強度圖象可以診斷鼻咽癌、上頷竇癌等,并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關系。由于MRI確定腫瘤界線比較清楚和準確,對放射治療照射野定位十分有用,同時,MRI檢查對了解放療后腦損傷有很大的幫助。
5.B型超聲檢查:B型超聲檢查已在鼻咽癌診斷和治療中廣泛應用,方法簡便,無損傷性,病人樂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臟、頸、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結的檢查,了解有無肝轉移和淋巴結密度、有無囊性等。
6.CT檢查:鼻咽癌應用CT檢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內腫瘤的部位、管腔是否變形或不對稱,咽隱窩是否變淺或閉塞。此外還可以顯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間隙、頦下窩、頸動脈鞘區、翼腭窩、上頜竇、篩竇、眼眶、顱內海綿竇以及咽后、頸部淋巴結有無轉移。鼻咽鏡檢對腔內微小腫瘤的診斷有突出價值,而X線平片和CT往往不能發現這種微小腫瘤。然而后壁和側壁腫瘤多數為粘膜下浸潤性生長,難以被鼻咽鏡檢查發現,鼻咽側位片和CT卻能清楚顯示。CT對側壁腫瘤顯示較X線平片更為清楚。
7.放射性核素骨顯象診斷:放射性核素骨顯象診斷是一種無損傷性和靈敏度高的診斷方法。通常認為骨掃描診斷骨轉移陽性符合率比X線攝片高30%,且可以早3-6個月檢出病灶。
8.X線檢查:鼻咽癌病人采用X線平片檢查可以了解腫瘤范圍和顱底骨破壞情況,有利于對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療計劃、隨訪病人和評價預后。X線常用檢查有鼻咽側位片及顱底攝片檢查。
看完了上述的相關知識之后,朋友們已經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了鼻咽癌的檢查措施主要是什么了,小編希望大家可以重視鼻咽癌這種疾病,我們必須要預防鼻咽癌,而且大家應當多去了解該病的相關知識,遇到此病的話是要及時治療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